曾国藩家书中说到许多关于养生方面的道理和方法,给人很深的印象。譬如,在家中熬制党参膏来服用调理身体,还有多养气、少吃药等等。
在同治五年六月初五的一封家书中,曾国藩比较系统地写到了养生的事,谓之“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忿,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
以上的五种方法,基本都是大白话,我们都能看懂。其中的第二条“惩忿”,也就是少恼怒,保持性情的平和淡定,大概属于心气调理方面的。其余四条,都属于生活习惯的问题。
看上去,要做到这五个方面,很直白,很简单,不是什么难事情。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能不能保持定力,坚持下来。曾国藩就说,眠食有恒及洗脚二事,他爷爷坚持了四十年,他自己也已经坚持了七年。
对我们来说,这些习惯包括如何去坚持,都是值得借鉴的。
在这封家书中,曾国藩还说到了持家的问题。他说:“凡家道所以可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作为当时名位全盛的人物,心中保持这份清醒的认知,确实当为我们后人可敬可学。他的两个“不恃”与“而恃”,实际也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持家之道,看轻名利,看重礼仪,看轻一力,看重众力。
曾国藩甚至接着说,“我若有福罢官回家,当与弟竭力维持。”还说,“老亲旧眷贫贱族党不可怠慢,待贫者亦与富者一般,当盛时预作衰时之想,自有深固之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