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说到数字货币,人们第一想到的估计就是比特币,上一篇《【一起入门区块链一】初识比特币》中我们提到,比特币是一种数字货币,同传统货币一样,可被用来做储存和传输价值。既然如此,那在比特币出现之前是否有数字货币存在?答案是有。
《精通比特币》一书第一章节比特币发展史中提到:2008年,一位化名为中本聪的人,在一篇名为《比特币: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中首先提出了比特币。中本聪结合以前的多个数字货币发明,如B-money和HashCash,创建了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电子现金系统,不依赖于通货保障或是结算交易验证保障的中央权威。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数字货币的概念。
数字货币通常是国内的叫法,在国外,它一般被称为“加密货币”。数字货币听起来比加密货币更抽象一点,“数字”旨在表现它不同于传统货币的行为。
那么,用一句话来解释什么是“数字货币”(加密货币):数字货币通常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公开发行的、并且没有任何国家政府背书的虚拟货币,这种虚拟货币具有“去信任”、“点对点”、“公开记账”、“不可篡改”等特征。
除了数字货币,我们通常还会听到电子货币、虚拟货币,他们是否是一回事?答案是:当然不是。
电子货币:跟数字货币一样都是无形的,不同的是,电子货币是法币的电子化,例如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行卡电子现金等。它只是以电子的方式记录了原来法币的账目,本质上来讲,仍然需要在多个中心化系统中进行稽核、对账。
虚拟货币:在过去的2017年区块链投机狂热的时候,“虚拟货币”基本是用来指区块链项目的基础代币,其实不然,虚拟货币所指代的概念远比电子货币以及数字货币更加广泛。
虚拟货币通常由非金融机构发行的非实体货币,大致有三类:
第一类游戏代币,这个很好理解,比如《王者荣耀》,想要得到新的道具,就必须有足够的游戏代币。但它的特征是只能在当前这款游戏中使用。
第二类积分类,比如酒店积分,超市礼品卡等等,它的特征是单向性,只能流入,不能流出。
第三类就是我们所说的数字货币,比特币便是其中的典型。
回到数字货币,也就是加密货币,在2008年中本聪发明比特币之前,数字货币就已经存在,最早可以追溯到1983年,一个叫大卫·乔姆的数学家、发明家建立了首个数字现金系统,也就是电子货币协议。但这是一个中心化的电子现金系统,解决了双重支付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它通过使用中心化的分类账本方式来确保一个人无法转出一部分钱或者将这部分伪造的钱转给其他人。但他的挑战是因为当时的世界还未准备好迎接各种不同的协议,也就是和不同的参与者共同发行一个货币,政府也不是很用心,所以之后这个项目失败。
而为什么比特币能够成功并被广泛认可?
比特币关键的创新是利用分布式计算系统(称为“工作量证明”算法)每隔10分钟进行一次的全网“选拔”,能够使去中心化的网络同步交易记录。
说白了,就是一个是点对点与中心化的区别。
点对点是指数字货币的发行主体通常是项目发起方,并且会在白皮书中定义好数字货币的发行过程,在主网上线以后,所有的代币会根据一开始设计好的发行过程慢慢释放到市场,这个过程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挖矿”。
在主网上线后,即使作为项目发起方,也几乎很难有权利再次修改发行机制,所有人只能提案的形式递交到社区进行讨论,讨论的最终结果决定了能否被再次修改。
这个过程跟民主选举的过程很类似,而在传统货币领域,发行主体通常是央行,央行可以通过货币的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央行模式是中心化的极致体现,而数字货币则属于点对点机制的体现。
OK,说到这里,我们知道比特币不是第一种面世的数字货币,但它确是第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数字货币,由此也衍生出了当下火热的区块链技术及行业。下篇我们将继续学习比特币的原理知识。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你的关注,希望我们一起深耕,一起收获!
-----------------------------------------------------------------------------------------------------------------------------
我是(币圈娜姑娘)李拉拉(微信号:lina_lala),一个职业编程妹子、区块链研究者、跑步健身爱好者,期望与您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喜欢记得点赞关注哦!
补充说明:【一起入门区块链】是一个系列文章,立志于把区块链专业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易于理解,从程序员的理性逻辑思考进行输入,用易于理解的感性直白语言进行输出,让刚入门毫无方向的小白直接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