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好脾气,别成了别人蹬鼻子上脸的梯子——谈“登门槛效应”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刚开始只是随口说几句让你不太舒服的话,后来却一步步升级,直到把你当成可以不断索取、甚至让你失去自我的“牺牲品”?其实,这种关系的变化背后,藏着一个心理学上常见的陷阱。

小宁和小婷是大学好友,毕业后一起合租。她们谁都没想到,这段友谊会在一件件小事中慢慢变了味道。

一切是从言语试探开始的。小婷总爱开玩笑地说小宁炒菜“太咸了”,穿新裙子“显胖”,买新包包“眼光真怪”。每次听到这些话,小宁心里都不太舒服,但她总告诉自己:“朋友之间,开玩笑而已。”可她不知道,自己的沉默在对方眼里,却成了一种默许。

当言语的边界被踏破后,行为上的越界就跟着来了。小婷开始频繁找小宁“帮忙”,从“顺便带瓶可乐”慢慢变成让她专程取快递,后来更是理所当然地让她代买晚餐。小宁想着朋友之间应该互相体谅,每次都答应了。但当她冒着雨把晚餐送到小婷面前时,对方连看都没看她一眼,只盯着手机说“放桌上吧”。这时候,她们之间单方面的付出与索取模式,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固定下来了。


得寸进尺的下一步,就是对方觉得一切都理所应当。后来,小婷的要求越来越过分。她因为要和男友约会,就把自己负责的公共区域卫生连续几周都丢给小宁;更夸张的是,有一次她看中了小宁新买的一条价格不菲的裙子,甚至没打招呼就直接穿去聚会,回来时裙子上还沾了明显的油渍,她也只是随手扔回去,轻描淡写地说了句“不好意思,帮你洗洗?”。当小宁看着心爱的裙子被糟蹋,终于忍不住流露出不满时,小婷反而一脸惊讶地责怪她:“一条裙子而已,你也太小气了吧?我们还是不是朋友了?”这时小宁才意识到,自己的好脾气,已经成了对方手中理直气壮的筹码。

直到这时,小宁才彻底明白,从最初的玩笑,到随口的支使,再到理所当然的索取,小婷每一次得寸进尺,都始于自己的“没反应”和“不计较”。这正印证了心理学上的“登门槛效应”,它指的是当一个人接受了某个小要求后,为了保持形象一致,就很可能接受后续更大、更不合理的要求。对方正是借着“你之前都同意了”的行为惯性,把要求的台阶一步步垫高。

一段好的关系,应该是互相尊重、有来有往的。你的善良和包容很珍贵,但千万别让它变成别人得寸进尺的梯子。懂得在适当的时候说“不”,不是小气,而是对自己最基本的尊重。


(复杂的心理学,难懂的现象,拆成日常故事就好懂。关注我,多懂点生活逻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