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人无百岁寿,常怀千岁忧,搁以前也就笑笑,可现在,技术发展太快,百岁寿保养保养有可能,千岁忧却变成眼前忧!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太tm人工智能。
跑车拉客常碰到各色人等,谈起人工智能,有拍手称快说,好事,把人都解放了,洒脱了,可以潇潇洒洒玩去了,也有人愁眉不展,无人机,无人售货,啥都无人了,不让人干活,这不失业了嘛,喝西北风去!
都各执一词,说的都有道理,未来前景到底如何,难料。有一点确定无误,人工智能,大势所趋。
那我该怎么办?
看着办,反正现在很难办。
那天交班洗车之余,和的哥的姐聊起出租车前景,大多摇头悲观失望,可以理解,百度李彦宏早在北京几环上无人自驾兜风好几圈安然无恙,假以时日,迟早会大规模投入商业运营。更别提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的冲击了。
油电混合燃油车已经被排斥了,电动汽车即将粉墨登场大行其道,要是无人驾驶和电动汽车结合,油价运费肯定大降,也没司机啥事了,一个app搞定,乘客坐在车里,想去哪里去哪里,不用担心拒载绕路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等等了。想想都可怕,司机是怕了,趴下了,乘客拍手称快。
趋势不可阻挡,作为当事人的我们,还是要未雨绸缪。
我觉得还是得积极面对,先做好手头工作,就像滴滴打车过来时,司机打大呼狼来了,然后悲观失望进而有人放弃跑车转行。
但是随后呢,我们看到政府没有放任滴滴横行霸道,出台政策平衡网约车和出租车关系,让社会平稳过渡,现在两者虽然暗中较劲,明面上还是和谐相处,以后前景呢,不知道。
但是难受是肯定的了。
不止人工智能对人冲击颇多,其实年龄也是分水岭,人到中年的惶恐不安和无奈面对也是现实之困。
前一阶段华为35岁当打之年员工被辞退事件传的沸沸扬扬,其实35岁之后的基层员工在职和再求职被职场嫌弃的场景早就屡见不鲜了,我也经历过,然后呢,然后还得该干嘛干嘛去,老老实实从头做起,把以前不屑一顾的所谓高贵头颅低下来,学历就是个敲门砖,十几年了,没啥动静就消停吧,别老说我好歹还是大学生呢,那又怎样?
人家北大毕业的还养猪呢,也没哭爹喊娘的,你这跑车又算个啥。
何况每月收入也还可以,就是熬夜累点,总比无所事事好。
想到这些也释然了。
是呀,该来的总要来,人工智能挡也挡不住,那就坦然面对,积极应对,去学习,适应它,千万不要想某些上了年岁的人,智能手机都遍地了,还不会用,抱着功能机就会打个电话,连微信都不会用,不愿意学着使用,硬把自己搞的和社会脱节了。
保持一颗积极上进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当下社会飞速发展的方方面面,人活着,不就活一口气吗,嗯,活出个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