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阳光充足,只因有风,世界便多了一丝寒冷。
眼看研修时日已不多,有很多计划中的事儿还没来得及完成。于是,抓紧周末的每一分每一秒,和时间赛跑。
是日,我与同伴去复旦大学。坐公交,转地铁,两个半小时后到达目的地。
日月光华,卿云烂熳。复旦大学的正门简约古朴,以精瘦的躯体诉说着厚重的历史,能让人看一眼还想看一眼,真所谓一眼千年。
由于没有提前预约,无法入校,好在有老乡处长的热心帮忙,我们才如愿以偿。
进入校园,首先看到的是正对校门约一百米处的小广场里䇄立着的伟人毛主席的巨幅雕像,“毛主席像”双手背在身后,手中握有帽子,大气磅礴,独树一帜。雕塑总高为12.26米,其中雕塑主体(毛主席像)高7.1米,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七一建党日;雕塑底座高5.16米,纪念文革纲领性文件“五·一六通知”。雕塑前约十米处竖有“我爱复旦,做卓越而有趣的复旦人。”的宣传标识牌,我们在此打卡留念。今生做不了复旦人,来此一游,也不虚人生。
复旦大学的简约大气,除了校门外,还体现在校园梧桐大道和红松大道。整个邯郸校区,几乎所有道路旁遍植梧桐和红松,高大挺拨,威武大气,可以想象夏秋的复旦披绿溢彩的样子。秋雨不问梧桐意,孰冷孰热心自知。复旦人像梧桐树一样,不论春夏秋冬,永远以独立的姿态,探索着未知的世界,开拓着全新的视域,贡献着青春的力量。
日月光华,卿云烂熳。半小时后,我们信步于光华楼前。光华楼名称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我的理解,其意是期盼复旦大学“日月同在,光华同耀,辉煌岁月,年复一年。”这就是文化的缘源,这就是教育的原点,没有千年文化打底,现代文明便显得有点轻浮。
光华楼高达142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相当于罗店中学11幢建筑和临泽四中的9幢建筑的总和,地上30层,地下2层,被誉为“中国高校第一楼”。其主楼分别由东、西塔楼组成,俗称“双子塔楼”,其新古典风格的外观形象生动、身姿挺拔,中间用透明球体连接,宛如旭日东升。“日出双峰”,俨然成为复旦校园的一处人文胜景。我们从其阴面经过时,强烈的寒风裹挟而来,让人呼吸紧张,无奈中,我们只好从廊道穿过,行至阳面,风力方小一些。后来才知,这是由于光华楼太高大,引起附近的空气对流强烈,让人春夏秋冬都可切身感受到强大的风流,俗称“光华妖风”。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因为看见,所以相信。中国的名校,是我一直渴望涉足的地方。2023年,我在清华大学参加过为期半月的“陇原名校长”培养对象培训,算是瞻仰过清华的风采了,同时也在北大门前驻足留了影,也算是与北大有一面之缘。这次上海半年的日子里,去过交大、上大、上师大、华东师范大学,也感受了它们的博大精深。今日复旦大学半日行,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大学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深邃与高远。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到访诸多校园,给我更多激励:路虽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启示与思考:
一个在困难中前行、苦难中成长、灾难中幸生的人,一定有惊人的崛起。在战火年代中顽强挺过来的大学,都是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神奇存在。其光芒,山无挡,水无拦,云无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