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分享我读李一诺写的《力量从哪里来》这本书的感悟的第三部分,即关于自我觉知和人生选择和实现方面的感悟。(可以回看上一篇的分享,职业女性+好妈妈,女神们该如何平衡)。
我们都曾被问过灵魂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人到中年的我,总之还没有答案,你有吗?也许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探索答案的过程。再次读完这本《力量从哪里来》,我的感受是,关于自我觉知和人生之路的部分恰好给了我们探索灵魂三问的方法和路径。
1、人生是什么?
人生是人的生存以及全部的生活经历——词典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亚里士多德
人生不发行往返车票,一旦出发了就再也不会归来了——罗曼·罗兰
人生是一趟主观的旅程——李一诺
我的理解,人生就是一次有起点和终点,但没有返程和重游的旅程。而人生最终怎么样,这一趟单程旅程精彩与否,是由我们一次次的选择和结果组合而成的。
从表象看,我们做出选择是因为所处的环境,和自己的知识技能而选择的,但是真正的底层逻辑,也就是书中所讲的颠倒过来看人生。
我们对自己的自我认知决定了我们的价值观和意义感,而这些又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即我们思考事情的视角,而有了视角,再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既能也就是方法论,我们做出了最终的选择。
2、如何做好人生之路的选择?
一诺从三个层次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从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机会和欲望。
看待自己:我们的认知对选择起着关键作用,在选择面前,不要总看自己没有什么,要看自己有什么,发扬自己的长处,活出自己的样子;
看待他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用开放的心态和开放性的问题来交流,生活没有高下之分,不同的人在自己的领域都有擅长和优秀的一面;
看待机会和欲望:遇到机会,不要被完美主义和没有准备好困住手脚,先开干,不断在试错中完善,面对自己的欲望,区分自己真正的“想要”和“需要”,通过深度的自我对话,挖掘目标的优先级,然后再决定哪个上行动清单。
什么是真正的想要和重要?
我们常常说这个事情对我很重要,但认真回想一下,我们为这些认为重要的事情做了什么吗?
我们认为父母和孩子很重要,但真正放下手头的杂事,空出自己用心陪伴的时间有多少呢?
我们认为伴侣很重要,但真正倾听她/他的心声,懂得对方的心灵诉求的时候有多少呢?
我们认为读书很重要,但真正打开一本书,开始读并坚持读下去的时候有多少呢?
......
还有很多我们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总有“我很忙,没时间”的借口不去做。在此,分享一下,我采用一诺推荐的时间管理、事件管理的三大法宝,并实践成功的例子。
法宝一,从目标开始,不要从限制开始
23年初计划开始写公众号,一开始纠结名字叫什么,后来纠结写的不好大家不喜欢看或者没有素材怎么办,但是当我给自己设定了每周输出三篇的目标后,不再设限不再纠结,而是在月初就初步规划好本月的大致选题,同时每周再细化,从目标入手,真的完成了。
法宝二,开始投入
之前每年年初都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每周要读一本书,但是买了很多书,却没有读完,今年开始,利用每天碎片时间就开始阅读,发现真的每周就读完了一本书,同步复盘读书心得的时候还能写一篇读后感,发布在公众号上。
法宝三,借他人之手
与自己惰性抗争的最好办法,就是把目标官宣出去,我在开公众号的第一篇文章即宣布了输出的目标,通过公布的目标来倒逼自己,立了Flag,硬着头皮也要完成,哈哈。
3、我是谁?
在日常的自我介绍的时候,报完名字之后,会说自己是什么什么公司/单位的什么职位,或者在学校,是谁的爸爸或者妈妈,那抛开这些外在赋予的身份,我们自己究竟是谁呢?
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没有悟透彻,但是非常认可书中关于“我是谁”的认知和分析,一起分享给大家。
“我”由两部分组成,“小我”和“真我”。
“小我”是“拥有”的那个我,拥有财富,地位,房子,车子,人际关系等,因为拥有,害怕失去,但这些并不“属于”我,可以变化,可以消失。这个我是有限的,是表象的我,所谓“相”。
“真我也就是更高的我”是在“小我”后面的那个“觉知”。无所谓“拥有”,也就没有“失去”。这个我才是“真”的,是无限的,永恒的。
为了跳出日常的“相”,可以问自己五个为什么,不断追问,不断地接近“真我”。
认知自我的最终目的,不是给自己一幅清晰,具体的画像,而是诚实地面对自己,不论遇到顺境还是逆境,内心都可以处于“平安喜乐”的状态。
有空的时候,静下心来,倾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向着“真我”靠近,接纳真实的自己。
最后,以书中我感触比较深的一段话结尾,回答我们一生都在探索的灵魂三问:
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接触自己真实的生命,并不能马上带来成功。相反,生活的常态是“失败”,是走夜路。但是人生的另外一个真相是,你走着走着,就会走出最黑暗的那一段路。这时候,你再回头看,你就会想去拥抱一下黑暗中的自己,感谢一下她:谢谢你,再害怕,再孤独,也没有放弃,前路未必多平坦,但只要一直走,便不会是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