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两口子挣了半辈子钱,就指望着能给他娶个好媳妇,下半辈子我俩就省心了”
这是我在从西安去往成都的火车上,听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对我说的,她说她刚满36岁,只是我在她的容貌看不到一定年轻的色彩。我一个人坐火车,去自己向往已久的城市游玩,路途中碰到从西安回河南老家的一对夫妇,他们的样貌、着装很朴素,但他们的故事一点也不平凡。
从与他们的谈论之中我得知,他们的家在河南兰考县,父母在家照顾两个孩子,夫妻俩在外打工,由于工期到了,他们商量回家看看半年没见的儿子。那个女人告诉我,家里儿子上初三 成绩很好,他们打算等儿子初中毕业了就带着孩子来西安打工,我问她:既然成绩挺好,为什么不让他继续读高中考大学呢?他的回答让我哑口无言:念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早点挣钱家里就多添一份收入,等钱攒够了好找媳妇。我明白上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社会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我本想反驳她的话,但还是没说出来,我明白我没有权利去剥夺别人选择生活的权力,更不能把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加给别人;这时我才明白人所处的环境和受教育程度与人生目标有着必然联系,所处的环境不同,选的路也不同。
我从小过着无忧无虑不愁吃穿的生活,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我根治于心的理念就是:考上大学,我们的人生就有了保障。从没顾忌过家里的吃穿,没有担忧过家里的境况,流血流泪奋斗了三年终于完成了人生目标,心里以为所有跟我年龄一样大的孩子都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录取通知书,直到我遇见那对夫妇我才明白,有的孩子是没有努力,有的孩子连努力的机会都没有。直到我走出学校看着外面,才明白老人过去所说的话:谁都不容易
生活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一马平川,不是每个孩子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不为生计考虑活的洒脱,不是他们不愿去努力去流汗,只是他们的生活,没有给他们留有学习的余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