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广州气温回暖到28度,于是想起来也差不多要让酒庄安排发干白回来。
这不是我第一次苦口婆心劝大家早点关注精品干白了。
虽然目前国内消费者更愿意喝甜型的酒,越甜越容易卖。因为人天性趋甜。
但如今这个社会人类从各种食物中摄入的糖已经远远超出我们身体所需,甚至已经给很多人的身体造成负担了。
站在真正对消费者的身体负责的角度考虑,我们不应该只图卖甜水一时爽,一时赚钱。
大家看看现在饮料行业多么想跟“糖”解绑和切割就知道甜型的酒,尤其是那种“工业化甜酒”是不可持续的。
其次,相对于干红来说,白葡萄酒度数低,喝起来更轻松。人整体是趋向于清醒,而不是糊涂的。
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葡萄酒的饮用都是先在社会精英阶层流行开来的。
精英阶层作为掌握社会资源和话语权的一批人,他们的倾向和选择会带动整个社会的饮酒偏好。
而如果你仔细去观察,你会发现,信息时代的精英们更倾向于保持清醒和健康,力求提高自己大脑的工作效率。
对于他们而言,高度数的酒,高热量的酒都是拖累自己效率的敌人。即便要喝酒,也会更倾向于喝少一点,喝好一点,度数低一点,负担少一点。
而干白,精品干白是更贴合这种需求转变的。
第三,全球变暖让大部分地方高温气候多于低温。这种气候趋势下,清爽的白葡萄酒和桃红也会变得越来越友好。
事实上这种趋势在成熟的葡萄酒市场已然显现。
以前一年四季,现在很多地方一年只有两季分明。全年有一半多的时间平均气温都高于20度。这就给了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更多适宜的饮用时间。
有朋友给我留言说全球变暖对白葡萄酒来说不友好。
我猜他的意思是气候变暖,是的气温过高,不适宜白葡萄的种植。因为种出好的白葡萄需要更冷凉的气候,好比德国。
但其实大可不必担心以后种不出白葡萄了。适合种白葡萄的产地只会发生迁移,并不是消失。
我之前看资料说德国葡萄酒整体在最近20里获得的好年份比之前一个世纪都多。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气温整体上升让德国各个产地都能收获成熟度更好的葡萄。
随着全球变暖的发生,可能以后德国摩泽尔都不适合种白葡萄了,但肯定还有纬度更高,海拔更高的地方可以种。
又或者人类发明出新的技术,研发出新的品种。只要人类还继续想喝白葡萄酒,未来会解决未来的问题。
回到这篇文章的主题,长期来说,更干,更轻、更纯粹的酒才是符合消费者利益的产品。
真正好的事业一定不是站在人的对立面的,你还不考虑开始卖精品干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