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一种励志的说法:
假设今天的状态是1,如果每天只进步1%,一年之后便是 (1+1%)的365次方,约等于今天的38倍!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嗯 ... 不一定。
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存钱罐里有1元钱,每天投1分硬币进去(1元的1%),1年后,并不是38倍或38块钱,而仅仅只有4块6毛5分!
(嗯,小猪会失望的 ...)
再举一个不同的例子:
有365口枯井,每天选一口不同的井,然后倒入一桶水。1年后,不但任何一口井都没有38倍的水量,甚至可能仍然是365口枯井!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都是每天一点点,而这两个例子的结果却并不是38倍呢?
秘密在这里,其实是三种不同的效应:
- 能实现38倍的背后是「复利效应」 - 加速增长
- 存钱罐的例子仅仅是简单的「叠加效应」 - 线性增长
- 而枯井的例子,由于努力是分散的,效应完全不确定或没有任何效应,我给它起个名字叫「心电图效应」吧 lol,或「#%&@效应」(顽皮了)
如下图所示,横轴是时间,纵轴是效应。
要了解如何实现「复利效应」,先来看看到底什么是「复利」。
巴菲特老爷子讲过一个故事:
1626年,曼哈顿岛有一群印第安人,他们将这座面积22.3平方英里的小岛以24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彼得·米纽伊特,后者是荷属美洲新尼德兰省的总督。
初看上去,印第安人得到的24美元少得可怜。
但是巴老爷子做出一个假设,印第安人只需要利用这24美元每年获得6.5%的收益率,到1964年(巴老爷子讲这个故事的时间),已经价值约420亿美元!
WOW!
这就是复利效应。
再比如:
普通的一张白纸,对折64次(假设纸足够大),猜猜能有多厚?
这个长度相当于往返月球200多万次!
没错,七位数!
觉得夸张的同学可以拿出计算器来算一算~
可见 ...
「复利效应」是持续地基于上一次的成果进行滚动,带来非线形的增长。
对于个人发展、企业发展、投资等等都是一样的道理。
那么回到我文章开头的观点,为什么“不一定”能够做到非线性增长 - 38倍的效应呢?
这里则涉及到「复利效应」背后的两个个关键:
强相关
互促进
强相关是指每次努力都是围绕同一条主线,每一次1%的进步,都是建立在前一次成果的基础之上。(如每次往同一个枯井倒水,每次折同一张纸,而不是64张纸分别折一次)
互促进是指每一次的成果反过来又促进下一次进步的成果,使成果越滚越大。
即 <努力1> 促进 <努力2>的效果,<努力2>的效果又进一步放大<努力3>的效果 … …
比如硬币例子就是个反例,每次存一个硬币,只是增加一分钱而已。每次的增量都是同等的,并没有放大下一次增量。
如果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那么仅仅是「叠加效应」,或著名的「#%&@效应」。
现在就不难理解,为什么38倍效应的理论,要做到的话,如此之难。
有太多的例子,努力未必带来快速进步。
比如:
每周读一本书,但这周是心理学,下周是建筑美学,每周都不一样,无法实现复利效应。
今年做一个微商项目,明年换一个美甲项目,后年再换一个项目 … 无法实现复利效应。
每天背一个单词,但每天仅仅是背单词(而没有总结如何可以一次背一组),同样无法实现复利效应。
如果文章到这里结束,就是耍流氓了。
再深入一步,具体如何做到呢?
也就是说,如何让每一次进步,都对下一次努力有促进作用,如此往复 …
我认为有四个方面:(如果只笼统地讲,也是耍流氓)
积累资源:
前期努力过程中积累强相关、有价值的资源(并不是所有资源都有价值),进而加速/放大后期的发展。比如前期努力积累资金,资金达到一定规模后,开始投资新产线、加强营销等;再比如前期积累客户资源,而暂不挖掘客户价值,后期再寻求单客户的价值产出,实现加速。
优化方法:
在努力过程中不断总结更好的经验来实现加速。比如上述背单词的例子中,可以一边背单词,一边总结词根的规律,学习如何一次背一组,而不只是一个(例如:知道词根 “-vers” 代表转变/转换,就会一下子学会一组含vers的词)。
正向激励:
对前期取得的成果,给予自己相关的奖励(一定要相关),这个奖励反过来可以进一步刺激后期的进步。比如我考到了SCA认证咖啡师,奖励了自己一台更好的咖啡机,这个咖啡机反过来可以让我更有兴致去做出更棒的咖啡,而且如果我有打算,还可以帮助我将来考更高级别的认证。(这里如果奖励自己一顿大餐,则是不相关的激励,达不到效果)
升级应用:
不断把已经掌握的东西运用到更挑战/更复杂/更专业的不同场景中。比如背到一定单词量后,去试试视频配音(增加难度),再往后去做做兼职翻译(倒逼学习强度);再比如,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或知识后,尝试写下一篇文章(精炼思考),再尝试在沙龙/会议中讲给别人(表达应用),积累了更多之后甚至可以写一本书...
这四点无所谓顺序,也不一定所有事情都全部适用,但是是实现「复利」的几条路。
总结:每天进步1%,一年后真的能进步38倍吗?
不一定。
关键是让每一次努力都不白费,瞄准一个靶心,积累、优化、激励、升级,持续迭代,实现「复利」。
一年后“38的你”在等你~ :)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