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自朱元璋建立,到崇祯皇帝自缢,一共有276年的历史,历经了16代皇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烟云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千姿百态,趣味纷呈,不禁让人为之神醉。
元璋作为一个农民,从乱世群雄之中脱颖而出,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自然是功不可没,不得不让人感慨佩服。然而他作为一个皇帝的时候,虽说也是一代圣明的君王,能超过他为国家勤奋程度的皇帝,纵观古代历史也寥寥无几,可谓是呕心沥血了。但是有时候,他却稍微显得有一些独断专横了,废丞相、杀掉那些可能妨碍皇太孙登基的功臣、建立锦衣卫等等。也许从他当时的视角来看,他是为后代,把可能会发生的各种事情已经安排好了,只要遵守他制定的规则,后世一定能成为他心中理想的世界。
然而,事实往往和计划不符,甚至可能是南辕北辙。
1587年,万历十五年,从朱翊钧9岁即位开始,已经过了15年,这年他刚24岁,正值壮年。他是明朝的第13位皇帝,权力交替传承,这时他已经掌握了这种力量。5年前,他已经清算了把持朝政的张居正势力,朝廷尽在他的控制下。
作为一个有志向的皇帝,这将会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可惜一切都是假如。
朱翊钧幼时登基,前有首辅张居正摄政,后有皇太后管教,日常活动都是按规章礼仪进行,不得自由。而他权力在握时,张居正已经去世,群臣劝谏,要他在规范之内,不得自由。如此的生活让他厌倦,是故,他在殿试上出题“无为而治”。
书中描绘很多关于万历皇帝的大场面,登基、早朝、经筵、求雨等等,礼仪繁多,所占时间太多,所起到的作用也不过是树立皇权的至高无上,和激励民心等并没实质性质的东西。也有很细节的办公描写,奏章怎样上传批阅下达,张居正如何把持朝政,幼时皇帝怎样的生活等等,表现出权力是如何被架空。朱翊钧想做个好皇帝,却被告知只有好好做这些礼节才能成为一代明君。等到他大权在握,群臣死命劝谏,有的人只是顽固的想要皇帝在他们所设置的规范之内,有的人却是假借道德的名义而争权夺利,没有了张居正的朱翊钧,已经没人可以挡在他身前来面对这些指责,聪明的皇帝看穿了这一切却无能为力。
想象中,皇帝应该是高高在上,掌握着生杀大权,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锦衣玉食,群臣俯首。怎么还是不得自由,这些阻碍是什么,是什么竟能凌驾于皇权之上呢?
先说下群臣和皇帝的关系。皇帝和群臣处在不同的阶级,他们是上下级关系,但他们都需要行使各自的权力,国家这台庞大的机械才能正常运行起来。皇帝需要大臣帮他管理国家,大臣也需要借助皇帝的授权才能干事。
那么权力又是如何被集中的呢?朱元璋废丞相,朱棣建立内阁,内阁共六人,而后演变成一个首辅,其他五个协助首辅办公。满朝大臣都是由科举选出,他们所受的教育,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包括他们的理想,很多都是大同小异。在群臣中,首辅便是这些读书人的代表,代表着他们的利益。首辅都是翰林院出身,做过皇帝的老师,在他执政时,就便易于与皇帝交接工作。如果皇帝不太管事,皇帝就会把他批阅奏章的权力给身边的太监,首辅和这些太监串联起来,独裁变诞生了,当然,现实情况会比这个流程复杂些,但结果都是这样的。明朝很多臣子都是这样把持朝政的。
而当下的首辅是申时行,前任张居正的下场他看的一清二楚,对于这个社会的制度,他有着深刻的认识。朱翊钧开始怠慢朝政时,他便已经有所预感。有人上疏指责皇帝,皇帝要惩罚这人,申时行两边调解,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而他也被指责为“首尾两端”,但他却不改变他和事佬的做法。如果皇帝总是要和臣子们产生矛盾,那便会朝争不断,后果可想而知。他要做的便是协调双方的矛盾,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诚意,让他们都感到希望。而朱翊钧能否拿出自己的诚意,申时行只能等待着这一天。
这年,还有一位大臣与世长辞了,这位极具有传奇性的人叫海瑞。对于他的生平事迹,至今我们还能看到很多争议。万历御宇长达48年,是明朝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纵观古代历史也是为说不多的皇帝之一。那为什么海瑞会以一个“清官”的名声流传了下去?
海瑞是举人出身,恪守“四书”,遵从法律。但同时代的读书人却做不到他那样的行为,虽然对于他是敬佩,但却没有人以他为榜样。他的行为不能成为那时文官们的行为准则,一面保持法律的尊严,一面维护道德的神圣。暮年之际,他遭到一位御史的弹劾,而理由是因为海瑞要变卖家产才能才能置备朝服官带,而万历皇帝认为,这确实有违政体,吏部认为“不协于公论”,万历朱批同意他不宜于出任要职,但可以保留职位。之后交给给事中官署抄录发布。都认为是一个有节操的人怎么会成为当局者的绊脚石,这是否承认了当时执政与立法精神的矛盾,说一套,做一套,众人都是心照不宣。
先就不说当时立法执政的脱离,也不谈法律的不完善、一些部门的缺失,就看当时的人是如何探索的。海瑞不是张居正,没有他那么好的机遇和能力。张居正执政的措施是有变法的意味,而海瑞却是力图恢复朱元璋拟定的制度,他们的地位不一样,但都是那个时代的名人,这是毋庸置疑的。
一个相对完善的政治制度,不能仅仅是这些文官发挥着他们的作用,也有武官,而最著名的便是一代名将戚继光。
明朝一直以来便有重文轻武的趋向,而到了万历,更是如此。文官与武官,他们生存的环景不同,自然是截然不同的气质。战场需要能抉择、有决心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取得战斗的胜利。而文官们则都以中庸之道为处事原则。这些南辕北辙的观念,致使武官地位地下,不被人看起,自然军事败坏尽人知之,以至于一波几十人的海寇能入东南沿海一带如无人之境。
戚继光应运而生,除却自身天赋不说,恰巧的是沿海一位巡抚酷爱用兵,在他的暗中支持下,戚继光训练了一支戚家军,横扫倭寇,功成名遂。而后又被张居正赏识,在蓟州担任总兵,负责练兵。但在张居正死后不久,戚继光就被革除兵权,官职依旧,晚年落寞,贫病交迫中死去。而当时明朝边境却是被四面环伺。
权力谈了,法律制度也谈了,一个完整的社会已经被作者用阶级的各个代表视角表现了出来,按常理来说,这本书应该已经结束了,但是,问题还没有解决。诞生权力与制度的源头是什么,从文官这个团体我们可以模糊的感觉到什么。是“四书五经”?是伦理道德?我不知道,但书中有谈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是一个思想家,叫李贽,他产生了很多反对当时观念的思想,在现实中苦苦挣扎,最后自刎狱中。
同样是纪传体讲历史的书,但这本不同于一般的专注于人性的描写,人物的刻画。这本书注重于对当时制度的一个表述,用不同的人物视角,表现了明朝在万历年间已悄然走向衰败,以及它必然的历史进程。举重若轻的描述,给人巨大的启发。独特的视角,追本溯源的阐述,暗含哲理,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