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第六章主要讲的是对人的言语人格的培养,作者说“纵观古今,任何伟大的作品都不可能是从唯利是图的笔下生产出来的”。是啊现在很多新媒体上,微信群中动辄就出现这写作班那写作训练营,这些写作班或许能使学生写的快些顺些,但决不能出什么高尚伟大的作品。
读到这一章的最后一节我发现潘新和先生尽然也推荐了山东青岛的王泽钊老师,这让我很震惊又感到兴奋,前年了解了王老师的事迹买了王老师自编语文教材《新语文》,我就成了王老师的粉丝,我给很多人推荐结果大家都说没听过,没想到潘新和老师专门用一节介绍王老师。王老师的很多学生对他的评价是“博学”,甚者有学生评价“我觉得王老师可以去北大上课”。这位老师他反对把高考当做唯一的目标,上课时天马行空音乐、美术、艺术、摄影、时事、对人生的看法都出现在他的课堂上。现在我非常赞同王老师的一句话“做语文老师很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语文老师的”。他的学生说“如果你有幸成为他的朋友,你可以去参观参观硕大无比的书房,看看他彻夜不眠的灯光”。不过我也觉的当语文老师是辛福的,读书写作是他的职业也是他的事业!
(2)
第七章论述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师生关系的理顺,对教学的影响是全局性的。
首先批判了语文教育中的主流思想钱梦龙先生的“三主说”即“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师生关系,作者认为孤立的说“学生是主体”这没什么错,然而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并举,违背了对等的分类原则。同时最严重的错误是将“主体”和“主体性”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作者认为“主体是认识、实践中的人,主体性指的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出的品质”。钱先生所说的“主动性”应属于“主体性”的范畴。对钱梦龙先生“三主说”的批判上我感到非常的震惊,原来专家权威的说法也不一定是对的,同时从作者的论述过程我学到了对任何主张都要理性的去思考它到底对不对。
接着作者又对“互为主客体说”“轮流主客体说”“同时主客体说”进行了分析和批判,作者认为以上这些论者们都忽略了教学中主要矛盾不是师生之间的矛盾,而是师生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矛盾。同时认为丁钢提出的“复合主体说”是质的飞跃,摆脱了师生“主客”的思维模式。
作者认为师生的存在是作为“亚主体”的存在,师生不可能有完全的主体性,都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约。对这一观点前两天看《语文:学情视角重构》一书中介绍美国的古德莱德提出的课程的五个层面可以印证。师生都是处在课程的终端,在教师“领悟的课程”和学生“经验的”课程之前还有课程专家制定的“理想的课程”和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正式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实际是受到限制的,只能作为“亚主体”存在。作者最后提出了自己对语文学科师生关系的认识,作者认为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主体间言语生命的互助”,在现代社会教育的归宿应该是师生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