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视域下的口语交际教学设计,应以真实情境为依托,通过任务驱动实现阅读输入与口语输出的有机融合。
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辩论:小学生是否应该普遍拥有智能手机"为例,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政策文件、调查报告等相关实用文本,提取支持观点的关键信息;
2. 在辩论情境中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有逻辑的个人见解;
3. 运用得体的语言表达观点,学会倾听与回应不同意见。
二、教学过程
(课前安排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包括正反方的资料。)
(一)任务启动:创设真实辩论情境
呈现学校拟出台"智能设备管理新规"的背景,发布"班级辩论代表选拔"任务。学生自由组队,抽签确定正反方。
(二)阅读分析:构建观点支撑体系
1. 提供卫健委视力报告、教育APP使用指南等实用文本,指导学生圈画"日均使用时长""护眼模式"等关键数据。
2. 小组合作制作观点树状图:将阅读所得信息分类为"健康影响""学习效用""社交管理"等分支,标注数据来源。
(三)模拟辩论:实践交际策略
1. 角色扮演:设置计时员、书记员等岗位,按正式辩论流程开展(立论→攻辩→自由辩论→总结)。
2. 实时记录:用"观点+论据"表格记录对方论述要点,训练倾听与快速反应能力。
(四)评价反思:提升交际素养
1. 组间互评:从"论据充分性""语言得体度""团队配合"三个维度进行星级评价。
2. 教师总结:归纳"数据引用""礼貌反驳"等辩论技巧,强调"换位思考"的交际原则。
三、拓展任务
将辩论成果转化为《校园智能手机使用建议书》,递交学校德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