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珠江三角洲地区休憩广场环境及人群行为模式研究》(2011)——陈建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在珠三角地区,休憩广场通常被人们称之为“文化广场”。珠江三角洲地区在1999年后建成的广场多大五百个。城市休憩广场作为城市的客厅,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人们营造理想的文化娱乐、游玩、演出、休闲等环境和场所,并为人们的行为和心灵需要提供的空间照顾和场所关怀。
尽管珠三角地区的城市有着数目众多的休憩广场,然而,这些广场的使用者(市民或外来人员)对广场的使用后评价如何?广场的环境的设置是否符合人们在广场的休憩心理和行为习惯(行为模式)?建成后的广场(环境)是否真正地为人们提供了空间的照顾和场所的关怀?对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是空白,有待于我们去完成。
作者在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众多休憩广场(文化广场)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对其环境做出使用后评价(post-occupancy evaluation),得出评价后的等级,并找到决定广场环境质量好坏的主要环境因子,在此基础上再对各个环境因子的因素进行行为模式的研究,本研究综合了环境心理学、概率统计学、社会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将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行,并将对已有的有关休憩广场的规划和设计的理论规范作出补充。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广场,在西方的出现最早要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历经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与巴洛克、绝对君权时期,一直发展成现代城市广场。早在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中就对广场有着较全面的阐述。“希腊人把市中心广场制定为方形的二层柱廊的形式,许多柱子用石制的活大理石制的额缘来装饰,在上面的楼层建造成游廊,在意大利的各座城市中则不采用于此相同的方式来建造,因为在广场上举行斗剑比赛的习惯是由祖先流传下来的”。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设计理论到柯布西耶的功能主义城市设计理论等都有自己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独特理论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