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儿子一起到姥姥家帮忙种红薯,儿子在帮忙浇水,刚浇了不到一行就在那嘟哝着:“哎呀,好热呀!”我说:“乖,你要是热了就把外套脱了。”儿子听话照做,又过了一会儿又开始嘟哝:“好瞌睡呀,我想睡觉。”
这时候姥爷接话了:“每天让你吃吃饭,就让你睡觉嘞?”儿子一听就不高兴了:“嗯,就是呀!”我一看这阵势明摆着儿子是对姥爷说的话有了情绪了呀,可当时却不知道咋处理了,因为这边是岳父,另一边是孩子,我怕万一要是哪句话说不好事情会更糟糕的,于是就没有接话,儿子有些小情绪,找借口说累了,肚子饿了,反正就是不想再继续干下去了。还好又停了一会儿,姥爷有事先走了,儿子的情绪才慢慢的有所缓解,也不再说啥,我们一起把红薯全都种完才一块儿回家了。
回到家孩子舅舅跟儿子说:“走吧,请你们到外边吃饭去。”儿子一脸欣喜的样子,那些不好的情绪早已往返九霄云外去了。
吃饭时儿子说起想减肥的话题,一家人趁着这个话题借题发挥,你一言我一语轮番轰炸孩子:“你要减肥,我跟你说,你要少摄油,多吃些水煮的青菜,不要放盐……”那个说:“少喝点碳酸饮料……”这个说:“要每天坚持跑步……”我:“减肥其实没那么多讲究,只要有决心,你看谁谁谁……”
当时儿子在饭桌上看上去并没有太大的不满,可回来的路上当我又提到这个话题时,孩子却说:“行了,说一遍就行了,一直说一直说,要是搁到以前我早都不理你了。”
反思: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只顾着自己说教,却从来不去顾及孩子的感受,也从没想过我们说的话对孩子来说是否真的管用。
也正是因为我们一味的说教,以至于孩子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离我们越来越远,不愿听我们说话,所以院长说:只有让孩子愿意听我们说话,我们说的话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