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优质”的含义:哪怕是为了提高质量,也不应该做无止境的投入,当边际成本上升到与边际收益相等的时候,就该停止了。
站在经济学角度,我们要盯住的永远不是某个指标最大化,而是多个指标的平衡。换句话说,即是要盯住的是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平衡。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度。
另外,当我们看到一些不平等的合约协议时,先静下来想想,也许表面看上去不公平,但它的目的很可能是要去纠正现实社会中的另一种不公平。
一、信息的建立:直面信息不对称
(一)信息不对称
1、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1)欺骗
(2)偷懒
(3)逆向选择
(4)道德风险
(5)敲竹杠
2、人际互信并不天然存在
人际之间本不互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时不可避免的。
人际之间本不互信,优质商品要与劣质商品区分开,需要很大成本。
(二)何谓优质
1、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核心:区分优质商品和劣质商品
2、优质的含义
(1)匀质:品质稳定
(2)性价比相当: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eg.对于消费者来说,不是质量越高越好,也不是价格越低越好,而是性价比越高越好。
二、制度的对策:缔约自由比自由更重要
(一)通过哪些办法可以逐渐建立信任、克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障碍呢?
(市场化的解决方案)
1、重复交易
人们将会再次见面,为避免见面被戳穿或被抓住,就会减少欺骗。
2、第三方背书
通过中间人担保。
3、增加附加成本
需求第三定律,即好东西运到远方去定律。
只有品质更高的商品,才配得上更高的附加值。
eg.比如你去面试,你黑白纸张打印的简历和别人整整洁洁、彩印的简历有什么不同?如果对简历都不认真,别人怎么会认真呢?
4、实施质量保证
(1)担保:以品质三包替代品质检验
品质检验需要成本,从99%到99.99%很难,难度系数逐渐增高。
产品合格率提升的同时,质检成本也在急速上升。
实施三包(包退包换包修),让买家自己发现问题,降低质检成本。
(2)延保:以延保合约甄别用户
延保甄别出对产品质量要求高的用户,对方愿意支付更高的费用,就给他们更久的服务。
甄别出这类用户,厂家就不需要生产要求过高的产品了,性价比最高就行。
从而使得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更加接近。
(3)共享合约:以共享合约保障品质
交易时,有些产品质量容易判断,有些产品质量很难判断和保证。
收入共享合约可以鼓励合作各方尽力保证自己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eg.撰稿人和出版社按照收入比例来分成。
5、付出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不能收回的成本。
eg.情侣谈恋爱,纹身或带回家见父母以表忠贞。
eg.银行开在商业区,表明不会轻易搬迁,换取信任。
eg.中国酒文化,喝酒以表态度,“感情深一口闷”。
越是容易自残的人,越容易取信于人。
6、给出人质或付出抵押
(1)给出人质 eg.古代的和亲、连姻政策。
(2)付出抵押 eg.给钱;分享秘密,互相交底,作为无形的抵押。
7、广告代言与形象打扮
买卖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卖方斥资做广告;明星挥霍掉钱,从而取信于消费者;挥霍掉的钱最终由消费者支付,买来了厂家的商誉,买来了消费者的安心。
eg.餐厅如何取信顾客;学校如何取信学生;医院如何取信患者。
8、特许经营合同
特许经营模式:很多家独立店铺参与经营同一个品牌的商品,提供统一标准服务的商业模式。eg.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
实际上,总店是弱者,加盟店是强者;以“不平等合约”保护真正的弱者。
(二)如何保障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的质量
1、零部件产品和管道产品
零部件产品:每一个零部件都是可追溯的。 eg.冰箱。
管道产品:生产过程具有不可追溯性,质检有难度。eg.牛奶、化妆品。
2、以垂直整合保障管道产品的品质
产品垂直链条越完整,企业之间换手的环节越少,品质检验的成本就越低,品质就越有保障。
3、什么时候应该分工,什么时候应该垂直整合
应该分工:半成品或成品的检验成本较低,换手的次数可以多些,进行更细的分工。
应该垂直整合:品质检验成本较高,需要垂直整合,减少中间环节。
4、以多样性损失换取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婚姻经济学
1、以风俗习惯替代婚姻合同条款
2、一夫一妻制实际上是一种对成功男人的限购政策,效果是财富转移。
三、责任的分担:让防范的成本最小
(一)汉德公式
如:避免意外发生的成本B<产生意外的概率P×意外发生所产生的损失L;
避免意外的义务人应该承担责任。
eg.甲在墙上挂了一幅价值上亿的名画,邻居乙给墙穿孔时不小心损坏了名画。
甲避免意外发生的成本:告诉邻居乙一下就好,乙又不可能自己获知墙上挂了名画。
产生意外的概率:很小。
意外发生所产生损失:很大。
很显然,避免意外发生的成本小于产生意外的概率×意外发生所产生的损失。
责任在于甲。
(二)监管要看边际效应
1、生产商的“严格责任”
严格责任:只要产品出现明显问题,无须证据就可以判企业疏忽,企业应对自己的产品负严格的责任,顾客不需提供关于疏忽的证据就能获得赔偿。
2、商家责任过大会事与愿违
(三)监管本身也要引入竞争机制
1、政府的另一种监管方式:强制披露
强制披露:指政府命令厂家把产品的所有副作用都清楚地列出来告诉消费者,让消费者自己做决定。
2、强制披露为何失败
(1)很多人对文字数字不敏感。
(2)信息负担过重。
(3)决策厌恶症。
3、被误导的消费者:信息披露过多,消费者反而更信赖
4、监管机构也要有竞争机制
让监管机构的专业判断成为一种商品,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相互比较,供消费者选择。让“专业知识”和“选择自由”得到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