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班咖啡馆》第二个故事是全职妈妈木子的故事,由于我还没进入到这个阶段,所以其实我很难跟这位母亲产生共情,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是一胎、二胎的情况,不过她们没有选择一直是全职妈妈,而是在孩子有人帮忙带或者能上学了,就基本出来上班了。
说到这里我有些愧疚,之前跟几个妈妈身份的朋友一起出去吃东西聊天,有一位聊到她生完孩子好像有一段时间是抑郁了,我还反问她“不会吧,抑郁不能是那样子的。”
现在想想,是我嘴巴快过脑子了,我没经历过她们经历的,我不懂她们当时的痛苦、纠结、郁闷。我也太过于自我了,因为我觉得我自己的痛苦她们不能感受,也不能给出什么好建议,其实我是自己给自己筑起一道围墙,看似安全,但实际也很脆弱。
说回本书正题,虽然不能跟小明的故事一样代入感强,但是分两次看完了木子的故事,在里面看到了一些启发。我顺着故事梳理,因为我觉得大部分人都会经历这种故事,也希望看到故事的你,能看到些许不一样的东西可以让你的生活开始有所改变,往美好方向改变。
(带“”的文字表示摘取自文章内容)
家庭主妇是一份高强度、高负荷、高技能的工作
没有人天生热爱家务,因为琐碎、无聊、没有同比价值的报酬(现在有家政、收纳这些可以衡量)、甚至貌似有种不言而喻的观念就是干家务活的人价值感很低。
“英国的社会学家安·奥克利,一个女社会学家,她从自己亲身体验出发,感觉到女性家务工作被远远低估了,20世纪70年代,她按照社会学的方法,把家务当成一个职位来研究。”
“她访谈了很多主妇,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主妇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间,是77小时。在带孩子的前几个月,是每周105小时,远超996的72个小时。这个工作每天从早7点到晚9点,没周六日和节假日,没法请年假。”
“同时,她发现主妇工作虽然被统称为“家务”,但这里面其实包括了六种工作,分别是清洁、购物、做饭、洗碗、洗衣、照顾孩子。这六种工作里,清洁、做饭、洗碗、洗衣周而复始,身体最累;购物相对来说最轻松,因为是消费,而且能出去透透气,见见人,比较愉快;带孩子精神压力最大,尤其是新手妈妈,神经一直紧绷,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是一种精神的苦役。”
“家庭主妇--现在叫全职妈妈的工作。即使放到职场,这也是一份高强度、高负荷、高技能的工作。”
胖子老板给了木子一张觉醒卡,梳理自己的“黑暗时刻”、“闪光时刻。”
怎么把一件事做出自己的价值感?
“真正的价值都是自己给自己的。”
“第一步,找回自己的控制感。争取自己的时间,是一个管理别人期待的过程。”
“从做事里找到掌控感的方式,其实就八个字,“提前规划、拉帮结派”。提前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尽可能和身边人沟通协调,管理他们的预期,给自己留出余地。”
为什么要做不完美主义者?
“完美主义者的目标不可能达到,没人能活成人民币。”
“每天小心翼翼地活在别人的评价里,一点点消磨自己的价值感的人,就在接受心理上的凌迟。”
“不完美主义者认为,最好的状态是--长期预期很高,但是短期预期很低,低到不可能失败。”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能量比才华更重要,做了比不做更重要。”
其实大部分事情真的要先去做,光想不做就永远只是停留在脑子里,永远也不会有什么变化,不会变差也不会变好。有时候一个问题,一旦开始做了反而会慢慢就解开了。
什么是能量回流和价值变现?
“害怕不完美的动力撑不过一晚,追求小成就的动力却可以延续一生。”
“这个时代的女性,有时可以更自私一些。如果你看到有人非要歌颂母亲日夜辛劳,无私奉献,那也得保持冷静,别太入戏,可能人家就是想做个节日促销。”
能量回流:多做自己的“闪光时刻”。让自己舒适,自己有能量了才能往外输送能量。
价值变现:“要把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事情固化下来,变成看得见、摸得着、能量化的成果。”
什么是人生剧本?
一个金字塔,从上到下依次写着:剧本--角色--价值观--能力--行动。
“所有重要的改变,都是自上而下发生作用的。反过来,在同一个层面使劲,往往变化不大。”
怎么才知道,我要过怎样的人生?
找到自己的人生主题!在自己的过去里拆解,找答案。
“所谓的新剧本,只是一些老剧本的组合和再创。”
“什么拯救过你,就用它去拯救这个世界。”
什么是万花筒生涯?
人生不是只有输赢的游戏,有人在抢着分蛋糕但是也有人在把蛋糕做大,互利共赢不是理想主义,是一种能实现的美好方式。
“人生也有三个要素,真我、挑战和平衡。真我就是真实地做自己,挑战意味着找到自己先要争取、精进的东西,平衡则意味着持续保持自我、家庭、社会的平衡。”
“人生不是战场,而是游乐场。我能在不同阶段,转动万花筒,根据真实的自我,选择自己热爱的挑战,同时保持平衡,这是我要的人生!”
什么叫做角色拥堵?
人这一生,从小孩、学生到走上职场开始,就会有更多不同的角色逐渐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工作上要当专业者还是当管理者,走入婚姻就多了夫妻角色,生孩子就多了父母角色,还有一直存在的儿女角色。
可以通过问4个问题帮助自己梳理(建议自己去看看书里的问题哈),记住一个口诀是:让重要角色先走。
故事是以一匹小红马做结尾。“小红马从故事里醒来,撒开蹄子,跑进旷野去了。你就是那匹小红马。现在,从别人的故事里醒来,跑进自己的生命里去吧!”
古典老师的书,我感受到主旨都是在解放人的思想,在鼓励人找自己、做自己,选择权在自己手里,人生剧本是可以自己改写的。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要多跟人来往。
我其实不太喜欢做跟人有来往的事情,因为我情商不高、表达能力也差,一跟人沟通就会紧张害怕,我喜欢一个人的自由职业,本质上我一直在逃避这个人际关系问题,我是害怕冲突、失败。
但是看了《不上班咖啡馆》第二个故事,木子在找剧本素材的时候遇到了小黄、小红,她们的人生看起来就是女主爽文,而这两个人是胖子老板给木子推荐的,如果胖子没有接触各种不同的人,他也不能很好地帮助木子拿到剧本素材吧?!
加餐作业思考,古典:全职妈妈重回职场,薪酬砍半,去不去?
我猜要分阶段,看具体情况。
全职妈妈目前的重心是在哪里?如果跟木子一样还是在孩子身上,那重回职场是比较次要的,能有一份自己喜欢能上手的工作就先不要计较薪酬了,因为比较长时间的工作技能生疏也需要时间去适应。
如果是自己有能力,有计划的,那就另外找一家公司啊,为什么一定要去薪酬被砍半的这家公司呢?
重点还是要梳理自己现阶段要的到底是什么,自己能安排怎样的时间和能力支持。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很多事情就算能梳理清楚,也总还是有意想不到的意外,但是既然有人帮忙给出了好的指引,我们不妨试试跳出来,跟那匹小红马一样,我不喜欢这个故事,我要到另外一个故事中去。
你好,我是90后小郭
还在学习、成长、学习、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