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无条件信任孩子”时,头脑里两大想法:一是我认可这个观点,因为我也常跟家长或朋友说“无条件信任孩子、无条件接纳孩子”;但是,第二点就是我自己做不到。
这好像知行不合一。
但是,我坚持“无条件信任孩子”,虽然做不到,但是我一直在努力,一直用这句话鞭策自己,这是信念。有时做不到时,会短时间内觉察自己(正念的收获),会意识到,之后也会冷静下来,找对策。
我记忆当中,就有那么两三次,误解了孩子,其实就是没有无条件信任孩子,孩子接受不了误解,我就俯下身子,和孩子沟通,如果沟通不了,我会以书信的形式再沟通,该道歉就道歉。
对学生,我也是做不到。比如,检查作业时,发现杨同学没有完成,他跟我说:“忘家里了。”我听了就不会相信,其实原因就是这孩子平时不是一个老实孩子,也曾经有一次拿三班同学的作业,冒充对付我的检查,所以,我就是凭着印象不相信他,虽然不在众人面前表现的不相信,但是,会在下课时把他叫到一边,依旧不相信。
现在读了郝老师的书,我似乎觉醒了,如果再有这种情况,我就是完全信任这孩子,看看是否有好的教育效果。
从存在主义哲学角度看,未来总是不确定的,当遭遇和危机时,信任、希望仍然存在,这是绝对的信任和希望。
所以,我以前做不到“无条件信任孩子”,我坚信我以后能做到“无条件信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