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二·六〇】
苏州杨文叔先生,掌教吾乡敷文书院,以实学教人。余年十九,即及门焉。后宰江宁,而先生掌教钟山,又复追随绛帐。近闻其家式微,诗稿遗失,仅传《孝陵》二首,云:“鼎湖龙去上升天,弓剑埋藏四百年。金碗玉鱼无恙在,不须清泪滴铜仙。”“竖儒瞻拜旧山陵,落日平芜百感生。欲奏通天台下表,只怜才谢沈初明。”先生名绳武,康熙癸已翰林,维斗先生孙也。
杨文叔,即杨绳武,字文叔。江苏吴县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以父艰归,遂不出。主讲江宁、杭州书院,甄拔多知名。有《古柏轩集》、《文章鼻祖》、《书顾伶事》行世。
敷文书院,即杭州万松书院,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 由浙江右参政周木在宋报恩寺遗址上改建,位于杭州凤凰山北万松岭之上,故称万松书院。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分别赐额“浙水敷文”、“湖山萃秀”。因康熙赐额“浙水敷文”而改名“敷文书院”。
钟山书院,是清雍正元年(1723年)两江总督查弼纳倡建的官办书院。遗址在今杨公井白下会堂附近。建有有大门、讲堂、斋舍等主要建筑百余间,规模较大。雍正十一年(1733年)赐帑金千两,定为省城书院,复加修葺。御赐“敦崇实学”额。杨绳武曾经担任山长,并定规约10条,强调立志立品,勤学读书,穷经通史,戒抄袭请代、矜夸异毁,辩论古文源流、诗赋派别,判明制义得失。1853年太平天国时期停办。1864年清克南京城后两江总督曾国藩重建。1903年,改为江南高等学堂。
绛帐,音jiàng zhàng,师门、讲席之敬称。出自《后汉书·马融传》:“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唐·李商隐《过故崔兖海宅与崔明秀才话旧》诗:“绛帐恩如昨,乌衣事莫寻。”
孝陵,音xiào líng,明太祖陵,在今南京市东北钟山南面。明初置卫守护,故其地名“孝陵卫”。《明史·太祖纪三》:“辛卯,葬孝陵。谥曰高皇帝,庙号太祖。”清·赵翼《过前明故宫基》诗:“孝陵灵爽如重过,应有沧桑涕泪流。”
鼎湖,既是地理名称,也是汉语词汇。“鼎湖”地名有两处,一处位于广东肇庆,另一处位于今河南灵宝。“鼎湖”一词在古代常用于鼎成龙去和龙去鼎湖(指代帝王去世)。唐·顾况《相和歌辞·短歌行》:“轩辕皇帝初得仙,鼎湖一去三千年。”明·夏完淳《北风行》:“鼎湖不见飞苍龙,阿阁何时栖赤凤。”古代传说黄帝在鼎湖乘龙升天。《史记·封禅书》云:“公孙卿曰:‘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按此说法,轩辕黄帝仙逝升天于鼎湖。现河南灵宝阳平镇所在地,位于小秦岭之北、荆山脚下。据考远古时期,这里是一处湖泊,因黄帝在此汲水铸鼎而名曰鼎湖。
金碗,音jīn wǎn,亦作“金鋺”、“金椀”、“金盌”。释义:1、金制之碗。因其贵重﹐多作比喻。2、借指殉葬器物。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载:范阳卢充与崔少府女幽婚。别后四年,三月三日,充于水旁遇二犊车,见崔氏女与三岁男共载。“女抱儿还充,又与金鋺,并赠诗曰:‘……何以赠余亲?金鋺可颐儿。'”后因以借指殉葬的器物。
玉鱼,音yù yú,刻玉为鱼,是一种珍玩和佩饰。1、美玉雕成的鱼形珍玩。冯贽《云仙杂记》:“贵妃(杨贵妃)苦热,肺渴,每日含一玉鱼,藉其凉津沃肺。”2、玉制的鱼形佩饰。程大昌《演繁露鱼袋》:“《六典》符宝即载随身鱼符之制,左二右一,太子以玉,亲王以金,庶官以银,佩以为饰。”3、指殉葬品。唐·韦述《两京新记》:“长安大明宫宣政殿,每夜见数十骑衣鲜丽,游望其间。高宗使巫祝刘明奴、王湛然问所由。鬼曰:‘我是汉楚王戊太子,死葬于此。’明奴等曰:‘按汉书,戊与七国反,诛死无后,焉得有子葬于此?’鬼曰:‘我当时入朝,以路远不从坐,后病死,天子于此葬我,汉书自有遗误耳。’明奴因宜诏与改葬。鬼喜曰:‘我昔日亦是近属豪贵,今在天子宫中,出入不安,改卜极幸甚。我死时天子攽我玉鱼一双,今犹未朽,必以此相送,勿见夺也。’明奴以事奏闻。及发掘,玉鱼宛然,自是其事遂绝。”后因以“玉鱼”指殉葬品。
铜仙,“金铜仙人”的省称。《三辅黄图·建章宫》:“神明台,武帝造,祭仙人处。上有承露盘,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又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序》:“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此指汉武帝时在长安所铸造之举盘承露铜仙像,三国魏时,被明帝东迁至魏都洛阳。后诗文中常用“金铜仙人”为咏叹朝代变易的典故。清·孙枝蔚《陆放翁研歌为毕载积题》诗:“古来得失何事无,金铜仙人来魏都。”
竖儒,音shù rú,意思是是对儒生的鄙称。有时用以谦称自己。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司马贞索隐:“竖者,僮仆之称,沛公轻之,以比奴竖,故曰‘竖儒’也。”
通天台,音tōng tiān tāi,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所筑台名,又称“候神台”、“望仙台”。在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北甘泉山故甘泉宫中。《史记·孝武本纪》:“于是上令长安则作蜚廉桂观,甘泉则作益延寿观,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乃作通天台。置祠具其下,将招来神仙之属。” 《汉书·武帝纪》:“﹝元封﹞二年冬十月……作甘泉通天台。” 颜师古 注:“通天台者,言此台高,上通於天地。《汉旧仪》云高三十丈,望见长安城。”《三辅黄图·台榭》引《汉武故事》:“筑通天台於甘泉,去地百馀丈,望云雨悉在其下,见长安城……元凤间,自毁。”约700年后,南朝·陈·沈炯在被虏滞留北方时,写下了著名的《经通天台奏汉武帝表》,既记述了汉武帝的功业,也表达了自己南归的期盼,说了神奇,上表之后不久,绍泰二年(556年),沈炯得以南归。再千余年后,明末清初的大文学家吴伟业创作了杂剧《通天台》,通过沈炯“追怀故国,愧仕新朝”的身世际遇,曲折表达了他的内心寄寓。
沈初明,即沈炯,(503年—561年),字初明,一作礼明。南朝·梁·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沈瑀孙。仕梁为王国常侍、尚书左民侍郎、尚书左丞。出补吴令。为侯景将宋子仙所获。子仙败。归王僧辩。元帝徵为给事黄门侍郎。江陵陷。入西魏。绍泰中。归国。除司农卿。迁御史中丞。陈受禅。加通直散骑常侍。文帝即位。解中丞。加明威将军。天嘉二年(561),遣归收兵吴中。以疾卒于吴中。赠侍中,谥恭子,有文集二十卷行世,已轶。现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辑有《沈炯集》。
附:《经通天台奏汉武帝表》 陈·沈炯
臣闻桥山虽掩,鼎湖之灶可祠;有鲁遂荒,大庭之迹无泯。伏惟陛下,降德猗兰,纂灵丰谷。汉道既登,神仙可望。射之罘于海浦,礼日观而称功;横中流于汾河,指柏梁而高宴。何其甚乐,岂不然与?
既而运属上仙,道穷晏驾。甲帐珠帘,一朝零落。茂陵玉碗,遂出人间。凌云故基,与原田而膴々;扶风馀趾,带陵阜而茫茫。羁旅缧臣,能不落泪!
昔承明既厌,严助东归;驷马可乘,长卿西返。恭闻故实,窃有愚心。黍稷非馨,敢望徼福。但雀台之吊,空怆魏君;雍丘之祠,未光夏后。瞻仰烟霞,伏增凄恋。
康熙癸已,指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
杨维斗,即杨廷枢,(1595年—1647年),字维斗,号复庵,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学者、复社领袖。崇祯三年乡试第一。后因反清事泄,为清吏所执,不屈被杀。复社五秀才之一。
(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