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没想到,打压制裁中国后,中国全面拒绝对英伟达芯片的进口!

自从特朗普在4月2日挥动关税大战以来,美国政府对人工智能芯片实施出口限制,以“防止先进技术落入中国军事领域”为由,既限制英伟达A100/H100等高性能芯片出口,又强制要求中低端芯片植入监控功能。

面对美国此类科技霸凌行为,加速了中国脱钩断链的决心,直接推动国产昇腾、寒武纪等芯片的规模化应用替代。

特朗普的限制,导致英伟达的芯片即将失去中国这个十四亿人口的大市场。在中国的强烈反制下和英伟达的诉求后,特朗普终于向中国放开芯片。

没想到的是,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H20芯片被曝存在“追踪定位”与“远程关闭”功能风险。

这类后门若遭恶意激活,可能导致新能源车动力中断、远程手术设备黑屏等重大安全事故,甚至瘫痪金融或科研领域的千亿级算力集群。2025年曝光的NVIDIA漏洞(CVE-2025-23266)更证实攻击者可通过该芯片在多租户环境中夺取硬件控制权。

美国《芯片安全法案》明确要求出口芯片植入监控功能,英伟达虽否认H20存在后门,却未正面回应是否包含符合美政府要求的追踪模块。这使得中国监管部门认定其处于“既要中国市场又要服从美国指令”的两难境地,不可信任。

中国全面拒绝对英伟达芯片的进口,是出于安全风险、性能缺陷、环保问题、美国政策干预、国产替代成熟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具体分析如下:

  1. 安全风险。

中国国家网信办曾约谈英伟达,核心问题在于其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H20芯片可能存在安全漏洞、后门,以及潜在的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功能。中方要求英伟达就这些问题提供说明并拿出证明材料。

尽管英伟达方面否认芯片存在后门,但中方的疑虑并非空穴来风。中国监管部门在对H20芯片进行检测时发现,芯片的部分服务端口存在远程激活的可能性,这意味着理论上可以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

  2. 性能缺陷。

英伟达为绕开美国管制而推出的“特供版”芯片,如H20,性能大幅缩水。与H100相比,H20的整体算力只剩约20%,GPU核心数量少了41%,直接导致性能降了28%。这样的性能水平,对于训练万亿级别大模型的需求来说,根本无法满足。

  3. 环保问题。

H20芯片的能效比只有大约0.37 TFLOPS/W,连0.5 TFLOPS/W的节能线都达不到。这意味着使用H20芯片,不仅要花费大量的金钱购买芯片,还要花费巨额的电费来维持它的运行,成本极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发展科技的同时,也非常注重环保,因此这样一个不环保的芯片,中国自然不会买账。

  4. 美国政策干预。

美国政府不断升级对中国的先进半导体和计算设备的出口管制规定,限制中国获取先进芯片技术。

英伟达虽多次推出“特供版”芯片以绕开管制,但仍受美方紧盯不放。美国政府的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也阻碍了国际科技交流与经贸合作。

  5. 国产替代成熟。

近年来,中国的芯片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国内的一些厂商,如华为的昇腾系列,其性能表现基本不输英伟达AI芯片,至少比英伟达“减配版”要高。

因此,很多国内企业转而向国内公司订购,或者干脆自研。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任何一个芯片企业都无法忽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此次事件本质是中美科技战的缩影。中国对英伟达芯片的拒绝,既是对技术主权与产业安全的保护,也是对全球供应链单极化控制的反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