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我爱你表白日,多么浪漫的字眼,朋友圈中冒着的都是粉红色的泡泡。
这么美好的日子,就不写自己的家长里短了,也来写写爱。
我特意去百度了一下这个节日的来源。一百度发现,原来除了520,还有521是连在一起的,统称为网络情人节。
百度解释:21世纪初期,互联网世界悄然兴起了一个由数以亿万计的网民自发组织的网络节日——网络情人节。这是虚拟网络世界的第一个固定节日,定在每年的5月20日和5月21日,因为“520”和“521”的谐音都是“我爱你”。
根据“0”和“1”音近或象形所指代的不同,520主要是为女性设定的节日,而521则主要是为男性设定的节日。男性可以选择在5月20日对老婆、女友或喜欢的女神表白“520”(我爱你),5月21日这一天就是确定答案的日子了,被感动的女性记得向老公、男友或心仪的男神回复“521”表示(我愿意、我爱你)。520喻为“我爱你”,最早源于1998~2001年,中国台湾籍歌手范晓萱唱过的一首《数字恋爱》。里面有520比喻成我爱你。
现在这个节日,已逐渐从网络走向了线下,从年轻化走向了全民参与,其实每一个节日都不是为了礼物而存在,只是在向人们传达:不要吝惜表达自己的爱,无论是亲情、爱情、友情。
以前黄先生问我要什么礼物的时候,我会说你送的我都喜欢,当他买了一个比较贵重的礼物时,心里既激动开心又会不安,想到日子并不宽裕,这样买礼物有点浪费了,感情不一定需要礼物来衡量。
后来自问,我为什么会这样去想?为什么不开开心心地大大方方地享受这份礼物赐予地美好?
顺着思路发觉,什么记忆留在我的脑子里最深刻?是关于贫穷的记忆,小时候的贫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方方面面,包括爱情。
贫穷使人节俭,这句话是不用教的,贫穷过的孩子都懂,贫穷了如果还不节俭,那就更脱离不了贫穷了。这本是一个美德,只有积累资本,再加上适当地机会,就有可能走上致富之路。
但节俭又是一把双刃剑。贫穷大多数只是阶段性的,并不可怕,可怕的在于形成的贫穷思维。
一旦思维被节俭锁定,基本上就不会为更好的服务、更好的氛围、更高的品质付费,比起一个礼物几朵花,这些花费更肉痛。
出生在并不富裕家庭的女儿,富养女儿好还是穷养女儿是不用思考的,拿什么去富养女儿?富人家的女儿又怎么可能穷养得了女儿?
当然,现在的富养女儿与穷养女儿更多地延伸为精神方面。我始终认为,无论家庭物质条件如何,都要最大限度地富养女儿,以保有一种健康的富裕思维:我配得上。
人在贫穷状况下形成的消费习惯,基本围绕着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花最少的钱吃饱穿暖,其他的一切花费,都是多余的浪费。
譬如节日额外的贵重礼物或鲜花。在贫穷的消费观中,花不能吃,也不能用,几天后就枯萎,在一些特殊的日子,譬如今天,价格还比较贵,于是常有段子调侃:买花,疯了吧?还不如给我买把菜回来!
生活于是变成了富裕的贫穷,你越来越有钱,但你对自己仍然不好,只允许自己保障温饱,稍好一点,即使只是买几朵花,你都觉得自己配不上。
然后,你就永远配不上。
配不上这三个字戳痛我心的时候,我就变得心安理得开开心心地接受任何礼物了,也开始有意识地为了更好的服务、更好的氛围、更高的品质去付费。
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先学会爱自己,再尽力爱别人。
520,表白自己,那个倔强固执的你,那个善良柔软的你,那个自律向上的你,我都深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