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课程理念部分,提出了激发学习动机,加强探究实践。
也就是倡导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活动,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内在动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各种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设计适宜的探究问题,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积极思维。倡导以探究和实践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以及技术与工程实践的过程;重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反思、应用和迁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另外结合附录四 学生必做探究实践活动,探究实践活动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观察、实验、记录、测量、制作、调查等。以下探究实践活动是科学课程的基本要求。提出其中 1~2年级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物体和常见自然现象的特征为主,并使用放大镜等简单工具进行观察。
我在上二上1-7《做大自然的孩子》这课时,我完用两节课完成了两个实践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寻找动植物和我们的联系”,这个活动我让小朋友带着放大镜在水池和花台边观察,帮助学生在生活经验中自主发现我们与动植物有着密切联系。
实施效果较好,学生们选择了很多不同地点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动植物,并尽量思考了所观察的动植物和人类的联系。
在记录过程中,能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做好地点、动植物名称和与人类的联系的记录。如果有不认识的动物或植物,无法记录名称,可以把动植物的样子画在表格中。
第二个活动“爱护小动物”进行两个小实践(“给小鸟建一个家”和“做个‘小鸟餐厅’”),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四个人一个小组,小朋友们在上一堂课有十分钟有讨论设计图和分工携带的材料,第二节课制作小鸟之家,并在最后十分钟由全班投票选出最优的小鸟之家或者小鸟餐厅,完成最好的小组每个人奖励一颗星星。
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了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之后,呼吁人类关爱身边的小动物,不破坏它们的家园、打扰它们的生活!并提醒什么时候给小鸟投放食物?(在恶劣天气食物缺乏的时候投放,不能让小鸟产生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