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秋园》是个偶然。
平时看到留意到好书,我会习惯性地先放到当当的购物车里,等到无书可看时,我会从购物车里找来下单就行了。
《秋园》也是这其中一个。因为给孩子买书不够包邮,我就顺便把它一起买了回来。书到了后我也没太着急看,配着别的买回来的,毕竟不是自己心急火燎想要读的,受冷遇也是正常。
上个周末天气很不好,其实今年以来天气都不太好,经常阴雨绵绵的,又冷又潮,还不能出去玩。周末呆在家里什么都不干非常无聊,我就顺手把《秋园》拿来读。
《秋园》的作者杨在芬和我们一样,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她在六十岁退休后才开始写作,这篇作品是她在八十岁的年龄完成的。可以想见,一个耄耋老人,全靠一支笔,一笔一划地完成一部长篇作品,这是多不容易的事。我早已习惯了用电脑打字,甚至直接用语音写作,很难想象那位老人写作过程是多么艰辛。据说为了写这篇小说,她稿纸就用了8公斤重。
《秋园》是作者杨本芬写自己母亲的一部自传体小说。
整篇小说通篇讲述了秋园这个人物一生的经历。她少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一生处于社会动荡时期。从一个富裕人家的女子到贫穷的农民,她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贫穷、饥饿、甚至凌辱,为了活着她历经挣扎和磨难。读罢,让人唏嘘感叹。
整部小说语言朴实无华,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平淡而真实的叙述,甚至小说从写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上也算不得上呈,甚至稍显平庸,但是读罢却能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小说整体按照时间顺序推动,一开始就从秋园小时候写起,写到她的成长经历,以及后来家庭的变故和她出嫁、跟随夫君返回湖南老家,这些作者均采用平铺直叙的写作手法,一件接一件地完成陈述,让人读来稍显乏味。
在写到回到湖南后的生活中,作者才对以后生活场景及其他人物进行了更为细致、有深度的描写和刻画,故事娓娓道来,才让人对主人公的生存处境以及经历的苦难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
作者杨本芬实际上就是书中秋园的女儿之骅,书中的另一位主人公。所以书中对这一人物的描写也是较多的,并且能明显地读到了作者对她的心理描写。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缺点,对主人公秋园的心理描写少之又少,很多地方只是从她的角度在讲述,这让读者代入感不强。
这这种写法是否就是自传体小说的写作方法,还是作者因为写自身的故事而受限,未能在其他主人公角度进行很好的视角调整?我没有涉足过自传体小说,需要进一步研究。尽管如此,我倾向于后者。
另外,相对于虚构小说的写法,本书前半部分对主人公的刻画不足,让读者代入感不强。另外,作者的文采并不太优秀,除了文笔平实之外,作者只是在讲述故事,表现手法和写作手法单一,所以小说整体的文学性不强。
尽管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丰富的表现形式,甚至也没有强烈的感情表达和释放,但《秋园》仍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
虽然作者的叙述平淡无奇,可读者却能从这平淡中读出苦涩;虽然作者没有强烈的感情的宣泄和控诉,却让人明显感觉到了她的克制,更能让人体会到了主人公一家以及当时的人们活着的不易。这种深沉的倾诉和无言的控告,有的时候更能让读者产生共鸣。
这也是这部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
这样的一部作品,没有华丽的外衣,却能直入人心,这是一种什么力量,又是一种什么技巧呢?
《秋园》的出版告诉我们一个文章的精华在于真情实感。一篇倾注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饱含着对那段艰难岁月复杂感情的作品,怎能让读者不喜欢呢?
读罢这部小说,我深陷在那个特殊年代深沉的痛苦之中不能自拔。也许,只有八十岁的老人才能有如此的心胸和镇定,能用这么平淡的语调,来诉说如此深重的痛苦。也许,杨本芬老人真的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了吧,也许是她的心中宽恕已多过了怨恨吧。
如今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美好,以致于我们无法想象上一辈以及上上一辈她们当时是如何的卑微和艰难。其实,这样的事情并不遥远。现如今,世界上有很多地方也还正在发生着同样的苦难,唯愿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愿每一个母亲和女儿都有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活得自由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