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前十分钟,他走了进来,坐第一排。我坐第三排,与他直线距离只有1.5米。有一个瞬间,我差点就要起身向他走去,自我介绍,表达敬意。终于还是忍住了,早过了追星的年龄,并且这种方法的结识,于作家本人而言,无非是目送飞鸿,丝毫不会留下任何印象,对我而言,如果他客气、友好,当然我会很感动、珍惜,如果他轻慢了我,或者显得轻慢了我呢,是否我就从此会对他播下愁怨的种子?那又何必呢?他是作家,是一个用书面语言跟人交流的人,何不把美好的印象长久留存呢?何必自取其辱呢?
应该说自己是有自尊的,也是高度自信的,不然不会有读其书而会其神的快意。普通读者不大会明白这种感觉,那是写作者之间的一种对流,一种言我所言而畅然的欣悦,一种言我未言而骇然的悔憾,一种言我不敢言而盎然的敬佩,非写作者,嗯,非一定段位的写作者,是不能了解的。
当然,之所以觉得他亲近,还有另外的原因,一是他是记者出身,转行当专业作家,做得非常成功,这是作为记者而又心怀文学梦的我所艳羡的,二是我曾下大功夫研读过他的系列作品,当然最后没有完全完成自己的预设目标,但好歹留下了一篇文章《文妖毕飞宇》,算是给了自己一个交代。这篇文章到现在我还有点小得意。这样系统地研读国内的作家,于我并不多见。所以见到真人,有点超出年龄的激动,似乎也可以理解。
闲话少说。话说2015年4月24日晚上七点,应北大图书馆之约,毕飞宇在图书馆北配殿做了一场题为《走与走——小说内部的逻辑与反逻辑》的文学讲座。场地不大,估计也就200人以内,但是我想说,演讲是非常精彩的,连跟我一起听讲座的非文学爱好者胡同学都说,这是他来北大一个多月以来,听到的最好的讲座之一。
这些天以来,我们早习惯了全球视野、宏观战略、国计民生,资本运作,我们在学着描绘这个世界上最粗犷的山脉,试着从它的轮廓走向定位国家坐标,并试图分析、发现和规划出新的山峰,以屹立世界群峰,以泽被苍生。这个是必须的。但是突然,我们陷进了山脉的一道褶皱,褶皱的一个洞窟,洞窟中的一条小溪,小溪旁的一朵野花,野花上的一只蜜蜂,蜜蜂上那采满了花粉的小腿——从望远镜到显微镜,世界奇妙转换,事物之细微精工,同样令人惊心动魄。
那么,毕飞宇都说了些什么?
走与走,小说内部的逻辑与反逻辑。我先把他的主题解释一下。意思就是,有的小说,它的故事、人物命运是其主人公用腿,通过符合生活逻辑的方式,走出来的,是合符情理,自然而然的。但另外一些小说,人物的言行、故事的走向违反生活常理,不符合逻辑,但就是这种反逻辑,凸显了人物性格,强化了故事的戏剧效果,就其本质而言,反逻辑反而是对逻辑的一种极端表现,是一种更高明的叙述和刻画。
他举例说明。水浒传关于林冲落草为寇、逼上梁山的描写,是符合逻辑的实写。林冲本是一个好干部、好男人,是一个在体制内循规蹈矩,在家庭中安享天伦的温和的中产阶级,在被逼上梁山之前,他的个人理想几乎全部实现了。但天降横祸,他被人暗算,身陷囹圄,即便如此,他还是想好生改造,尽快回归家庭。但风来了,雪来了,风雪山神庙,火光冲天起,获知了真相的林教头怒杀仇人,从此走上不归路。怎么表现的呢?故事的精微之处,逻辑环环相扣:下雪了,刮风了,门开了,林冲以石掩门了,然后,他听到了仇人借风雪、天火灭他的天衣无缝的计划——好男人林冲没有任何退路了,利刃出鞘,人头落地。仔细来看啊,这里面的逻辑是:不下雪,就不会生火;不刮风,火势就可以挽救;不掩门,就听不到仇人们的计划。而纯为自然现象偶然出现的风雪,怎么能承担得起一个人悲剧命运之肇始?毕飞宇讲:这风雪不是无缘无故的,不是偶然的,而是仇人们处心积虑地等来的,等了六天,或者说,只有风雪来了,林冲的调令才会到,他们的杀人计划才会实现——何等阴险奸诈乃尓!是可忍孰不可忍?天使般的好男人讲三颗人头供在祭台上,喝光冷酒,提着枪,“便出庙门东走去”,向着城市的反方向,一步一步地,走向流亡。
毕飞宇讲,好人变坏,特别是几近完美的好人变坏,就不光是这个人的问题了,我们就要思考那个时代有多坏。这当然涉及到作品的思想性了。思想性固然重要,但比思想性更重要的是艺术家的表现能力,艺术家的才华或者说思维方式。所以林冲的落草,不是作者安排的,而是他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说到这里,毕飞宇做了延伸,我以为这个延伸是很精妙的,他说——
对于作家和其笔下的人物关系而言,作家的有权力的,人物关系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但一个作家的能力越强,他的权力就越小;作家的能力越差,他的权力就越大,大得惊人。作家不能随便安排人物做这做那,人物是坐牢还是落草,都要符合内部的逻辑关系,是人物自己走出来的。
话音未落,毕飞宇又说:但是,反逻辑也是存在的,比如说,《红楼梦》中的反逻辑就比比皆是。
其实这也是一种反逻辑。且看毕飞宇如何展开——
先说了句结论性的话:施耐庵写实,写什么是什么;曹雪芹写虚,写什么不是什么,那他到底写的是什么,就是他没有写的那个什么。
像个绕口令。接着他讲:红楼梦展示的是贵族们的生活,贵族的特质是优雅,优雅的标志是不说真话,只有少数几个粗俗之人,如焦大之类,说什么“园子里扒灰的扒灰,偷小叔子的偷小叔子”,像王熙凤这种上等人,是绝对不可能粗俗的,但王熙凤恰恰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表现出泼妇一样的特点,在第七章写她与秦可卿第一次见面是,别人一句不经意的话,惹得凤姐口出秽语,还号称要“给你一个好嘴巴子”。贵妇沦为泼妇,完全不合情理,此中必有蹊跷。
再看,第十一章里,宁府聚会,人多极了,秦可卿没来,贾蓉告之她病重,奄奄一息于床上,作为闺蜜和同志的王熙凤居然不置可否,转头与太太们谈笑。不合逻辑啊!
宴会毕,贾蓉带王熙凤贾宝玉回家探望秦可卿,刚一回府,贾蓉急令下人给客人上茶:“他们在上房还未用茶呢。”内人危在旦夕,不请大夫,不嘘寒问暖,不直接引客人前往探望,反而是让下人给客人看茶,而且观察之仔细,在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的宴会现场居然洞察到凤姐宝玉没喝茶,何等用心!何等反常!
闺蜜痛苦,王熙凤看在眼里,心中难受,眼圈红了三次。此人性也,合乎逻辑。可就在王熙凤离开秦可卿的病榻之后,立马完全变成了无事人一样,曹雪芹未对秦可卿之病情之未来作任何延伸,反而以无比华美的语言描写园子的美好景色,“凤姐自看园中景致,一步步行来赞赏”。好朋友就要死了,她居然这样没心没肺独赏春景,还啧啧赞叹,任何一个有良心的读者,读到这里,怎么可能不感到后背发凉呢?
这还不算!凤姐遭遇到了一个下流胚子,跟她调情,凤姐是多泼辣的人啊,放在平时,立马就会给他“几个好嘴巴子”打得他满地找牙,可是奇了怪了,凤姐逢迎他,应和他,反调情起来。曹雪芹这玩笑开得大了去了,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啊!
这还不算。秦可卿去世,贾宝玉难受,平白“吐出一口鲜血”,王熙凤却表现得十分平静。这个人,你看不见她的内心,她可能对秦可卿是有感情的,但她对自己的感情更深;她可能是温和的,但更可能是冷酷的。她唯一不冷酷的,是她对权力的追求和眷顾。在秦可卿的葬礼上,她如愿以偿,获得了更大的权力。
王熙凤的不近人情、不合逻辑,其实是有内在道理的,只不过,曹雪芹没有写出来。换句话说,曹雪芹正是用飞白、留空的方式,建立了王熙凤的人物性格。毕飞宇说:施耐庵是用写的方式写,曹雪芹则不是用写的方式写,或者是用不写的方式写,中国画不是平面的,是有距离的,这种距离,可以是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他更像一位中国画家,大量的飞白,留空,给读者留下大量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在似是而非之中,完成自己对作品的审美和重构。通过不写之写去达成距离,这是东方的美学原则,也是曹雪芹的高妙之处。东方艺术讲赋比兴,文有尽而艺无余,先言他物而引出本体,真正重要的故意不写,不画,让人去猜 ,以此营造出神秘的距离感,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因此,毕飞宇建议,阅读红楼梦,我们除了看曹雪芹写了什么,我们还要追问,哪些符合逻辑的是应该写的,但是曹雪芹没有写的?如果我们把那些应写而没有写的找到,然后把它写下来,也许可以写成一部《红楼梦续集》。
毕飞宇最后的总结陈词是:以写为写的方式,施耐庵通过林冲步行动态表现逻辑,未必是最好的;以不写之写的方法,曹雪芹以王熙凤的步态表现逻辑,一定是最好的。
讲座历时一个半小时。期间有数次掌声和会意的笑声。毕飞宇的语气是平缓的,甚至是轻柔的,有时候小声得基本上就听不清楚。我明白他是想营造一种艺术审美的“气场”。安静的、纯净的、飞白留空的气场。没有抑扬顿挫。没有气势汹汹。没有华丽的语言和夸饰的修辞。说起来并不像演讲,最多算是沙龙上的发言。语言风格不像是毕飞宇小说中那样的花团锦簇、妙语连篇。但这样的讲座,我们在屏气凝神的同时,完成了一次奇妙的审美。我想这样的审美是朴素的,却是令人感怀、低回、沉吟和受益的。受益之处,不光是学会了看林冲的常态和凤姐的反常态,更重要的是,幽微之美,纤豪之真,我们该如何在阅读中把握,毕飞宇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口。
讲座在4.23世界阅读日的第二天,是北大图书馆为阅读日主办的系列活动之一,开讲前,作为颁奖嘉宾,毕飞宇还给去年的“北大阅读之星”颁了奖——这些阅读之星,去年最大借书量达到600多本。毕飞宇说了一句大意是这样的话:博览群书十分重要,但精细阅读经典著作,找出字与字之间的关系,领略其中的妙趣,同样非常重要。
逻辑与反逻辑,一般人是看不见的。只有静下心来,缓慢阅读、反复阅读,才可能体验到这种精微的妙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