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解读:
1、17.28下跌以来,目前走了个类中枢的盘整下跌,并且没有构成底背离,无论是绿柱子的高度还是绿柱子的面积,还是DIFF快线都不具备背驰的条件。那么股价就有可能继续下跌。
2、图中绿色水平线是2个还没有跌破的倍量低点,能不能在这两个线支撑住很难说,但是这里 任然具备很强的支撑作用。
3、如果倍量水平线不能够构成支撑,那么股价K线对应的MACD一定会再次发散,这时候要关注股价是否能够稳住,如果不能够稳住,可以只减仓1000股。因为在这一笔下跌内或许就构成一个30分钟图表的底背离。
先回顾下被套过程
7月7日:建仓100股,现在看是个放量滞涨,那几天的精力全部都集中到低级别的图表上面去了。
7月9日:加仓900,这个加仓点应该还算不错吧。
7月14日:加仓1000股,这里是第一个败笔。原因在于:1、在7月13日成交量配合股价应该是要比7月10日价格高一点的,但是没有,即使这里还有幻想的余地的话,在7月14日股价下跌考验30日均线。在前面的2000股没有盈利的情况下,这里是没有必要再买入的。
7月15日:做T2000股,但是做亏了。同时这里也不能做,因为在当天能够观察7月14日的MACD红柱子开始缩短,还好止损得快。
7月16日,接连补了3笔仓位,每笔1000股,当天本来是想做超跌反弹顺便就把T做了的,但是当天的股价就没有个什么像样的反弹,现在想来其实在当天下午已经是赌博的心态了。
7月17日,卖出1000股,把16日最后一笔补仓卖了出去,没亏。我觉得这里不够果断,就应该把仓位降得够低才行,因为在17日能够看到,16日是个大阴线,还是个断头铡刀,这个铡刀一举铡断7条均线,他的杀伤力是不容置疑的,同时行情在16日就转入了绿柱行情了,正处于绿柱的发散的开始,这个时候伴随股价的加速下跌,还在抱幻想,是多么的愚蠢。
7月22日,再次卖出1000股,对应16日第二笔补仓,也没有亏。
7月23日,再次减仓500股,这里又是一个放量下跌,后来还好留下一个长长的下影线。这种情况觉得是放量止跌,但是股价或许会再次下探确认。所以就只卖了500股,想从更低的价位再买回来。因为都跌成这个样式了,主观上也不太愿意止损了,再跌也就硬抗了。
7月24日,果然如23日预料的一样,将23日卖出的500股买了回来。
7月27日,做了个T,没亏。
7月28日,股价持续下跌,真的是跌慌了,卖出2500股。
7月29日,在28日卖出后是真的后悔了,所以又在29日吧股票给买了回来,但是只买入了1500股,价位根28日的卖出也就1毛左右的落差。那个时候是混乱的,一切操作的是那么的随机。
7月30日,卖出1000股。
7月31日,第一次买入1000股,把7月30日卖出的股票又买了回来,每股大约亏损2毛。之后感觉应该投个机,就加大仓位买入3000股,因为当时30分钟进入多头行情了,我觉得有必要博一下。
8月3日卖出7月31日的3000股,每股亏损几分钱吧。
至此在白云机场上大致就亏损了6000多,从1000多开始到3000多,再到6000多,亏损不断的拨弄人的神经,然后一错再错。
8月1日和8月2日利用周末的时间,认认真真的梳理了一下自己在这只股票上面的错误,认认真真的反思了一下,并针对后续的操作,作出了初步的执行计划。
先总结错误:
一、主观认为的调整到位,是需要客观的股价来支撑的。买入后股价涨了,我的判断就正确,如果股价跌了,我的判断就错误。
二、下跌阶段是浮躁的,经常做短差,并且把级别调整得很低很低,加上那几天都在设定模型,一直处于一种交替的无序之中。或许对于我来说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加强大的知识才能重新构建适用于自己的模型。今后的交易暂时还是以日线级别为主,别老想着投机。今天我就还在想,散户就是要减少操作才行。
三、既然是做中长线的,起码也要把周线作为第一观察图表。只有周线处于有利的位置,才去建仓。
四、三次加仓做超跌反弹时错误的,这里指出是要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不懂盘口语言,即使是做,也只能是一笔一笔的做。
后续执行计划:
1、把这只股票的仓位计划满仓3000股。今后的一切操作都要在这个仓位内滚动,直到解套。
2、没有解套之前一定要保持股票分配的仓位和资金。
3、只做MACD傻瓜式交易,多头行情满仓干,空头行情轻仓干。
4、减少操作,加大级别。
5、一个解套模型
假设:
在1附近买入仓位,2没有出,股价下跌,显然被套了。
在3附近买入1等量的仓位,在4附近卖出1处买入的仓位。
在5附近买入1等量的仓位在,在8附近卖出全部仓位。
得出的结果:几乎没有什么亏损,如果操作得当甚至还有可观的盈余。
如果在下跌的低点附近,都加大仓位买入的话,盈利是肯定的。
这就是我选择沪深300的原因,因为他一定会涨回来,只要能够给她一定的时间。
当然不要拿中石油和中石化这些来说事,那就没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