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了两天,还是花钱给自己做了心理咨询。前面介绍了自己最近抑郁的原因,把孩子爸工作不顺到认为他没用,以及婚姻结合的缘由说了一通,表达对母亲和老公的怨恨。
我挺希望咨询师多讲的,下次录屏看看回放,听听对话。
咨询师说的两点印象深刻。我一方面希望老公有能力能挣得高工资,一方面又认为他没有能力没有用。这一点自己以前也有所察觉,从来没为自己的失望而失望过,因为事先认定老公没用,所以他真的成了没用的人。在我的认识里男方要比女方收入高,随着现实的不可能,我希望老公收入和我持平,我一直在拿丈夫和周围同事们的丈夫比较,他成了我的一部分,让我觉得没面子。咨询师共情我在婚姻中逐步降低自己的期待,不断调整自我适应关系,想离婚但考虑现实离婚挺麻烦,将自己的需求置后。咨询师认为我还是很为对方着想,考虑他的自尊,为他的工作和整个家庭铺排,而他没有按照我的计划来,让我希望破碎。咨询师说我像是带着三个孩子,我懵了一下,因为我从没想到过孩子爸是个需要照顾的孩子,而我需要成为照顾他需求的老妈子,我从不想要这样的关系,我不想这样委曲求全,放弃自我。咨询师说我也会为了咨询顺利进行,调整自己,下载腾讯会议第一次使用。我辩解,我确实希望他按照我的规划来,从我要求他听话这一点确实像对孩子的要求,我认为他实际上也应该听我的,无论从学识、见识、能力、人际诸多方面我更胜一筹,在他无打算或潦草打算的情况下听我或领导的显然更有智慧,现实确实如此。除此之外,好像没有把他当孩子的部分,我们结婚八年,一直在两个城市,聚少离多,在情感支持方面确实没有给到我什么,经济支持没有。我已经熟悉这种两地分居模式,争吵更少,偶尔相聚用来吵吵也是浪费,多从孩子考虑,生活平静。
临近结束,咨询师问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是否觉得这次的咨询对你来说也没有用。”我没想到她会这么问,我该怎么回答,实事求是,确实没有,但认知层面上知道一次咨询是没有用的,需要有频率的长期咨询才有用,我说了一句,“不是和你咨询没有用,和其他咨询师也会是一样,意料之中。”我的解释是事先知道,有所预料,所以没有那么高的期待,凭借一次咨询判定是否有用不可靠。我感觉咨询师问的这一句不是表面这么简单,好像和我认为老公没有用是一个问题。但我为什么会单单在老公身上看到这一点“没用”呢?
咨询师说你是否希望自己成为可进可退的一方,男方能更多承担经济责任。我当时说的是自己愿意工作,喜欢工作,能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同事们相处也很愉快,不想完全回到家庭中。但晚些时候一想,当同事鼓励我在工作中可以更进一步,努力拓宽自己,发展自己,获取更多资源的时候,我其实是不愿意的,我知道自己性格不适合,在追求资源的过程中也会失去很多,所以选择呆在原地,这是不是也是属于“退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