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六通家书,十三年光阴,四个人。所有的言语编织成片片深情,一层一层地包裹着远在海外的孩子。
“车一开动,大家都变成了泪人儿,呆呆的直立在月台上,等到冗长的列车全部出了站台方始回身......回家的三轮车上,个个人都止不住流泪”。开篇便是一段长长的抒情,仿佛能够感受到当时傅雷先生深切的悔恨与无尽的挂念。
“待人千万要和气,也不要乱批评人家,病从口入,祸从口出……”“须知末一笔不能往下拖长......末一笔可以流露一些笔锋的余波......但切记不可余锋太多,变成往下的一只脚。望注意”。即使傅聪如此的天纵之才,也免不了中国家长式的“唠叨”和“说教”。大到在外的为人处事,小到各处的签名,无不是父亲傅雷在操心。大大小小的“大事”“小事”该如何,都被傅雷先生在一封封家书中罗列出来。细碎繁琐的语言拼接出的却是对孩子的爱,永无止境的爱。
“她自从七月初就不停数日子。‘一个月后凌霄就过生日了;三星期后凌霄就过生日了’昨晚她说‘现在只剩下三天了’......”这是父母亲给儿子儿媳的最后一封信——距离他们走上不归路不过三周左右的时间。如此紧迫的时刻,父母在信中却只字未提,因为不想让孩子们担心。
点点滴滴的关心却是最浓厚的,字里行间透出的丝丝情绪才是最深切的。
刚正不阿的傅雷先生和温柔贤淑的傅雷夫人编录了这本家书集,也希望我们能够铭记家书的要旨“先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