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开始了各业务线的裁员,裁员比例为10%~30%,而很多被裁员工都不清楚自己为何被裁。京东的这一波操作,把很多人打得措手不及,明明一月份还在校招,结果现在就裁员,这其中,还有不少人还是应届毕业生。
其实,腾讯,阿里,字节等公司都开始打着提倡结构性优化,鼓励狼性文化等旗号,宣布要裁员,而且裁员比例还不低,那么,这些裁员热提供了什么信号呢?企业开始走向分众化,即企业开始减少规模,不断精简,裁撤掉大量外围人员,只保留关键的技术,分析和决策团队,并把一些不重要的项目外包出去 。
而这也意味着,在这个时代,专研一种技能的人,极其容易被替代。所以,在内卷严重的今天,如果不想被时代抛弃,就要学会打造属于自己的护城河。
那么,要如何为自己的护城河注入不被替代的竞争力呢?
第一,转变观念,培养成长心态和终身学习思维。
很多人有着固定的一些想法,比如,我这辈子都没有能力把这个挑战完成。我的天赋不行,不能做好它。不管自己如何努力,都没办法超越那些有天赋的人。这些自我设限的想法,其实就是固定思维模式,这才是阻拦我们变优秀的障碍。只要握住了铁饭碗,就吃穿不愁了,或者只要有一个技能在身,就能养活自己自己一辈子。这些老一辈的思想或许在过去的年代适用,但是在近十几年的社会发展中,这些思想是应该被淘汰的。假如一直抱着这样的想法,让自己停止进步,那么在奔流不息的时代浪潮中,一定是会被拍死在沙滩上的那一批人。
因此,我们要转变这些旧观念,用新的成长心态替代固定思维。要让自己坚信,我们会不断成长,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更加优秀。唯天赋论只是懒惰者的借口,我们可以激发自己无限的潜能。要不断成长,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这些知识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动力。通常我们觉得,离开学校之后就不用学习了,就可以解放了。但是在近几十年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我们不保持终身学习的观念,是很难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存活的。
第二,选择合适的发展策略,让自己成为无可替代的职员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我们要制定什么样的策略目标,以便让我们能够在职场中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呢?
我认为要让自己成为无可替代的那个人,不应该只是完成自己本职位的工作,还应该学会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并成为与其他人联结的中转站,在工作中创建新的价值。要做到这几点,就需要我们学会做好自我管理,提高沟通协作能力以及创造力。这三种能力的高低是决定我们在未来工作岗位的效能高低的核心要素。假如一个人善于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工作效率很高,擅长与公司其他人交流,能为公司提供新产品或新方向,给公司带来收益,这样的员工,哪位领导会想不开去赶他走呢?
第三,做出行动,在行动中不断成长
在前文,我提到要不断学习,让自己不断进步和成长,那么衡量学习是否有效的标准是行动和结果。学到的内容要在对应的场景中去实践,去应用,观察新知识应用的结果,看自己在应用过程中,是否完全掌握了学到的知识,并不断将这个知识内化于心。在把知识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碍,要学会不断调整计划和方向,去解决这些阻碍。就像在游戏中,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尝试各种策略,不断试错,通过层层关卡,最终到达胜利彼岸。
要让护城河达到应有的效果,那么把上面三道防线做好,就能让自己在职场中富有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