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伊姿,这是我的每天一篇文章之第234天。
今天我来分享下邵一鸣老师关于情绪的分享:
人生由多种角色组成,而这些角色有时会给人带来各种困惑,比如工作与生活该如何平衡?面对上司和下属,该如何做好承上启下?老妈和老婆发生矛盾冲突时,该优先考虑哪一方?
前面我们学习了如何从感性和理性的角度来处理好人的内在情绪,这一课时,我们来学习如何处理人外在的各种关系,进而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一、如何理解角色
1、盘点人生中的角色
人生就像是一枚钻石,所扮演的角色越多,生活就越丰富多彩。但不同角色的地位不一样,如果一个人自己最满意的、最重要的和花时间最多的角色是同一个角色,人生就会快乐许多。
相反,如果这些角色不统一就会有很多的烦恼。比如一个人自己最满意的角色偏偏不是自己最喜欢的,或自认为最重要的角色偏偏又没花那么多的时间,或花时间最多的角色却不重要而且还不满意。
所以要生活变得更快乐的办法就是找到自己认为最重要的角色,然后花足够的时间去做到让自己满意。
2、如何认知自己的角色
要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首先要看“我在哪里”,其次要考虑“我面对谁”。因为同样的人在不同的地方,角色会有所不同;而在不同的人面前,也会有不同的角色。
当一个人偏离原来的角色时,另一个人要保持不动,这样对方才能回到自己的角色当中。比如当老公只顾忙工作而忽视家庭的时候,老婆要以妻子的身份提出自己的要求;当下属普遍乱作一团的时候,主管要安稳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不自乱阵脚。
3、不同角色具有不同的价值
任何一个角色都存在于某一个关系中,所以必定存在某一种相应的价值。如果一个人搞不清楚自己在关系中的价值,就会焦虑、紧张。
避免焦虑和紧张,需要问清楚自己:当下我最喜欢或困扰的角色是什么?我处在一个怎样的关系中?我面对的人是谁?我的价值何在?比如在公司中,老板一定要清楚自己对于员工的价值;在家庭中,丈夫一定要清楚自己对妻子的价值。
4、从系统的角度看待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中的很多东西是超越人的情绪感受的。因此即便人内在处理情绪的再好,如果没有在外在关系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和地位,也会有一种强有力的无助感。所以要清晰自己的角色,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待人际关系。下面六句话有助于全面的看待自己的人际关系:
1)只有站对位置,才能做对事
前面我们学习过一个案例“愤怒的爷爷还是愤怒的孩子”。爷爷和保安吵架实际上是爷爷丢掉了自己爷爷的角色,让内心的“熊孩子”跑出来闹的结果。
2)在关系中每个人的角色由系统决定
比如当一个人被邀请去参加朋友婚礼时,他的角色一定是先宾客后朋友。所以着装一定要稍微正式一点,同时一定要送红包、送祝福。
3)每个人的价值由对方和系统决定
同样在参加朋友的婚礼时,一个人的价值就在于参加各种活动来积极捧场。只有扮演好自己宾客的角色,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
4)价值得以体现后,才会感受到在系统中的幸福感
人们对于自己能够做得好,还被肯定的事总是乐此不疲的。所以在公司里如果有的员工总不喜欢上班,那很可能是因为在公司里总受到否定、挑剔,没有了价值感。
5)当人们追随你的时候,其实是在追随他们心中的真理
人们心中的真理也就是信念。很多人是因为相信所以选择,而不是因为选择所以相信。所以当自己被很多人追随时,要清楚那可能是因为自己刚好符合了别人的信念。因此作为朋友要多关心别人的信念,尤其是要了解对方最痛苦的或最自豪的经历。
6)从“我”走向“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价值与自由
当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时,如果人们不太愿意去改变、修正,长此以往就会让自己的内心处于“宝宝”的阶段。只有当一个人放下自我,从“我”走向“我们”,才能扮演好各种角色。一个人也只有具备了成熟的人格后,才能够获得真正的价值与自由。
人最怕的就是在40岁的年龄只有14岁的人格,却是70岁的身体。现代很多人就是这样,脾气像个小孩,但身体像老人那样不爱动。
5、检定自我的角色
要做出自我角色的检定,除了要知道自己在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中、在这个关系中是什么角色、这个角色对于对方和系统的价值何在之外,还要知道自己需要一些什么能力、要去做什么事以及有什么外部资源可以利用等。
比如钱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就属于外部资源,所以要想清楚钱能够做什么,能够实现自己的什么价值。如果没有想清楚钱能给自己带来的价值,不要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