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名: Anti-Intellectualism in American Life
。。。。文件格式:epub
。。ISBN: 9787544784894
。。内容简介 。。
智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为何在美国,智识本身及拥有智识的人屡屡遭到忌恨和怀疑?为何一部分美国人热衷于追捧自我奋斗的商业天才,而不信任政治精英?为何他们情愿接受煽动信息,却拒绝听从专家意见?
本书是解析美国反智主义传统的里程碑式著作,揭示出美国性格中的许多关键特征。它不仅从宗教、政治、商业、教育等方面追溯了美国生活中那些蔑视智识的人的思想根源和逻辑,而且试图说明知识分子作为民主社会的一股力量究竟是什么,以及他们的使命何在。
。。作者简介。。
作者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1916—1970)
美国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世纪中期美国最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主要作品有《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1948)、《改革时代》(1955)、《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1963)及《美国政治中的偏执风格》(1964)等。
译者
何博超
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副研究员。研究领域:古希腊哲学和美学;东方基督教问题;英语诗学哲学研究;东方美学研究等。主要译著有《沃尔科特诗集》(2020)、《修辞术的诞生》(2015)、《修辞术与城邦》(2016)、《剑桥哲学史·十八世纪》(上卷,即出)等。
。。精彩短评。。
#
其聚焦的美国社会生活中的反智主义这一主题,一方面足以让读者反思特朗普当权的美国新近现实的历史渊源,另一方面也能在消费主义和快节奏生活弥漫全球的当下,透过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的社会现实,让读者反思本国的核心社会症结与议题。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并不仅仅是一部基于社会生活案例的经验研究论著,而是深入到美国社会思想、社会信仰的起点与发展脉络之中,探究反智主义成为美国主流社会文化的深层次原因。这种融社会文化史研究与社会思想史研究于一体,兼具思想厚度、丰富案例、流畅论述与现实意义的学术佳作,非常值得关注。
#
终于读完了,对于对宗教以及美国历史不怎么了解的我来说,读起来有点困难。美国社会反智主义的出现,与福音主义,商业崛起,平民主义,平等主义,以及社会转型,知识分子内部的发展等都相关,读到政治与知识分子的时候,总是不经意联想到我国…(这本的读书笔记很难弄😭)
#
在国内也时常会听到,上学那么多年有什么用,这样的论断。这些人就是会用这样的说法来反对你,不要理他们,他们是无知的。当反智主义和政治联姻,就是现在的美国现状。难道所谓的民主和教育平等,都是对智识的抛弃和鄙视吗?智力是工具论,智识是价值论,智力不等于智识。
#
反智主义的社会根源,实用主义、拓边精神、商业活动、阶级仇视、福音精神、“杜威”教育改革、知识分子的疏离。反智主义的功能:在反对智识的同时,也反映了平民精神根深蒂固的美国对曾经作为知识化身的僧侣、贵族复辟的警惕。
#
『在智识同权力的关系上,一个问题在于:普遍认为,智识的某些首要功能,不仅在受到贬抑、处于无权的地位时会受到威胁,而且在它们与权力建立关联时,情况亦然。作为现代社会的一股力量,智识面临的这样一个尖锐又吊诡的难题,源于如下事实:它不可能轻易就甘心自己与权力牵扯在一起,但也不甘心从关键的政治地位中被驱逐出去。』pp.283-84
#
过去,自由社会的主要美德之一就在于,知识分子的各式各样的生活风格都有可能存在——比如,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人以激情和叛逆著称,也可以发现其他人以高雅和华丽、节俭与严苛、聪明和复杂,或耐心与智慧闻名,还有一些人大体上能够做到遵守和坚忍。关键之处就是开放与宽宏,需要这两者来包容多样的优点;如此的多样性,甚至在一个单一而相当偏狭的社会中也能发现。预言自由文化的崩溃或高等文化的消失,这种教条的、悲观的说法,也许对,也许错;但是,关于这样的预言,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他们灌输的,更有可能是自怜和绝望,而非抵抗的意愿,也不是充分利用人的创造性活力的信心。当然,在现代环境下,选择的途径有可能正在关闭,主宰未来文化的人,也有可能思想单一,只接受这种或那种信念。这有可能;不过,只要人的意愿的砝码,投入历史的天平上能够产生关键的影响,那么活着就要相信,情况不会如此。
引自 第十五章 知识分子:疏离与顺从
#
每一种强大的体制都必定是让人腐朽的工具——不论它做了什么好事。只有在自由的人际关系中,理想才能完全实现。——《威廉·詹姆斯书信集》
。。我是朋朋,关注我,每天遇见好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