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曾听到的一句话,“接打电话要用心,别以为人家看不见,其实态度好不好都是可以感受到的”。这个感受的根源就是用心,用心的基础则是看到别人家的需要,而不是自己家的那一点心思。
小伙子暑假回来,先去了爷爷奶奶家。待我下班后,和我分享与奶奶说话说的不错,感觉自己有长进,有点说到奶奶心里去了。
说话说到心坎去,看似挺简单,其实并不易。当然还有一句话,“会的不难,难的不会”,这就是好比有些聪明又自觉孩子,学习不用家长费心,综合成绩总是出色。
但是对于一般人而言,我觉得说话这门事儿,尤其存在代际沟通前提下,并不比学习知识技能更容易,那么小伙子是如何尝试去说好的呢。
首先是求异思维。他说以前与奶奶说话,由于奶奶年迈且身体不好流露有些伤感缘故,总是安慰以后会更好,要好好的得见证自己以后毕业工作结婚这些大事呢,不过奶奶心情看起来不是多好。这次决定改变思路,不再用劝慰关心期待的说辞,而是从别的事情说起。换个方式做事情,追求有效比正确更重要,这就是求异思维,也是克服懒惰心理的尝试。
其次是需要思维。与家人亲人闲暇交流,不是传递信息与知识,目的是体察细微,体现关心,加深情感,通俗说就是要满足对方心理需要。尤其与老人家说话,看到老人实实在在需要,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压给人,这个很不容易。人际交往白金法则,同样适用亲人交流中,看到亲人需要,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方面,真的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好好体会。
第三,家庭教育往事入手。小伙子说自己琢磨啥话题好呢,找到合适切入点很重要,想起还是从亲子教育入手吧,毕竟曾听我唠叨过不少。于是就从奶奶养育的这些个孩子说起,说都算有出息,过去如何不容易,付出要有多大,这才是最厉害的。这个话题不错,谁不关爱自己孩子啊,对着孙辈谈论儿女,自然往事多多,说到一件破棉袄几个孩子轮换穿,说到教育孩子不能说谎,人穷志不短不能乱拿东西,把人做好再说。
最后自然就是学习教育话题。虚心请教人生经验,所谓教育就是社会化,社会化则是一辈子的事情,“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重要的是如何请教有益,获得真实宝贵经验,积极关注就是很好的技术,让老人家心情好起来,就关心的成长问题多说说,虚心就有收获。
小伙子总结认为收获挺大,觉得不在于说了什么,不在于听了什么,而在于主动换了说话思路,不是自以为是说些不疼不痒话语,把隔着一层变作用心交流,从具体细微事发现真实感受,效果不错,因为看得出奶奶的心情大好。
我跟进感慨且赞叹道,都说高质量陪伴与交流最重要,这就是一个好的经验例子啊。
想起曾听到的一句话,“接打电话要用心,别以为人家看不见,其实态度好不好都是可以感受到的”。这个感受的根源就是用心,用心的基础则是看到别人家的需要,而不是自己家的那一点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