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日……
文/罗阳
去年是千年前的去年,
今日是每一年的今日。
——题记
去年2月22日,花朝节,一个令人心醉的日子。这一天,来自河北博陵,早在都城长安待考的大唐才子崔护,眼看天气放晴,春风和暖,阳光明媚,蓦然动了外出游玩的心思,于是告别书童,离开旅馆,独自朝着都城南面走去。一不小心,竟然走出5里之外,走进一个农庄。这里桃花掩映,风景迷人,不知不觉醉了崔护。而让崔护更为沉醉的,是他在这里遇到了他一生钟爱而无法割舍的女子——绛娘。
崔护毕竟是一介书生,常伴诗书苦读,平时缺少锻炼,突然之间走了那么远的路程,难免感到疲惫不堪,口渴难忍。看到隐于桃花丛中的小屋,崔护忍不住走了过去,轻敲柴门,礼貌地问:“有人在家吗?”开门的是一个女子,十七八岁。崔护拱手一礼说:“在下远道而来,口渴了,想讨口水喝!”那女子将他让进屋里,安排他在桌前坐下,之后走进厨房去备茶。崔护环顾小屋,感到无比温馨,小屋里四面墙壁挂满了字画,充满书香气息。桌子上摆着笔墨纸砚,一张白纸上还留有两句诗:
已是春来二月天,
春风有爱苦无言。
字的墨迹未干,分明是刚刚写上去的。见女子走进厨房去了,崔护情不自禁地提笔补写了后两句:
试问田间芳草地,
远道涉足谁争先?
刚写完,少女托着茶盘从厨房中出来,她落落大方地走向崔护,嫣然一笑说:“公子,请用茶。”崔护见少女粉白透红的脸上秋波盈盈,不施脂粉,素净布衣,更加衬托出少女的纯真和灵秀,宛如一朵春风中摇曳的桃花,展示着青春的风采与魅力。一时间,崔护竟然看得有些发怔。少女似乎察觉了他的心意,迅即垂下眼帘,一份娇羞把她点缀得更加动人。再看桌上补写的诗,更对眼前的这个翩翩美少年产生了莫名的好感。她主动自我介绍说:“小女子绛娘,随父亲蛰居在此。不知公子如何称呼?”崔护一听,急忙作了自我介绍。
绛娘听完,指着桌上的诗说:“崔公子好文采,我想了半天也没写成的诗,居然让你补充得如此有情有意!”说完,轻移莲步,走到窗前。窗外桃花开得正艳,几只蝴蝶翩翩起舞,画面美得让人心醉。绛娘随口说出一联:
鲜花彩蝶恋蝶彩花鲜
这是一句回文联,崔护知道绛娘在等着他的对句,可是如何能够对好呢?崔护搜肠刮肚,也没想出好句子。突然听见喜鹊的叫声,崔护顺着叫声望过去,只见不远处的柳树上,一对喜鹊正在嫩绿的柳条间嬉戏。“有了!”崔护心头一喜,马上对出下联:
绿枝喜鹊踏鹊喜枝绿
崔护念完,两人不觉相视一笑。他们又谈了半天诗词,感到彼此都很投缘。直到日头偏西,崔护这才告辞而去。临别时,绛娘提来一个鸟笼,送给崔护说:“这是一只信鸽,希望崔公子将它带去,日后让它帮忙传书。”
返回客栈,已是掌灯时分。回想出游的情景,崔护回味无穷。大约过于兴奋,居然一夜未眠。第二天正是大考的日子,满腹才华的崔护,居然让这突如其来的爱情击碎了金榜题名的梦想。名落孙山的他,只好带着甜蜜的失败回到老家博陵。靠着一只信鸽,崔护和绛娘开始了缠绵不断的通信聊天。一聊就是半年。可是半年以后,那只信鸽居然失踪了,从此没有了绛娘的消息。
崔护多想返回都城长安,返回南庄去看看绛娘。没有绛娘消息的日子,更加引起崔护的思念,他每时每刻都幻想着与绛娘相偎相依,都在幻想着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美好生活。无奈进京赶考落榜,让父亲非常生气,于是将他关在家中,强迫他苦读,期望来年再考。
不觉又是半年时间,崔护每天都在相思的煎熬中度过。眼看二月又来临,大考的日子又临近,崔护又赶到都城长安,很巧很巧,正是2月22日。崔护顾不得休息,马上去了南庄。可是,桃花依旧,小屋依旧,一切依旧,只是不知绛娘哪里去了。无奈,崔护只好提笔,在门上写了那首《题都城南庄》的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令崔护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这首诗,居然流传千年,久唱不衰,让后人感动不已。唉,去年是千年前的去年,今日却成了每一年的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