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琳
去年国庆时和朋友一起看了电影 《黄金时
代》,看完之后对民国才女萧红产生了兴趣,于是
就找来了她的《呼兰河传》看。
这本书主要记述的是萧红小时候在家乡呼兰
河的所见所闻。虽然这本书写的是萧红童年的记
忆,但是萧红的童年记忆却不都是美好的,她的笔
触皆是生生死死的凄凉。祖母死了,团圆媳妇死
了,王大姐死了,连冯歪嘴子那失去母亲的可怜娃
也长相难看发育迟钝。故事的主人公们人生都是
悲惨的活着,他们都是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最可
怜的人们。
全文的主色调是灰色的,灰色的天空,灰色的
小城,以及小城人们灰色的人生。在萧红平静的叙
述中好像把我们带到了二十世纪初的小城呼兰
河,在这里,到处可见由于人们的无知、愚昧而引
发的一场又一场的灾难,一个又一个的画面,一个
又一个的悲剧出现,让我感到惋惜。
小城里有个大泥坑,六七尺深,很多家禽都葬
身于此。人们说拆墙的有,说种树的有,但从来没
有一个人想过把泥坑填平。这是在文章的第一章
所出现的一个镜头,它让我感慨:多么愚昧的人们
呀!在他们的脑海里就要顺应社会,顺应天意,人是
不能违抗天命的,他们从来
就没有想过用自己的手改
变这一命运,以至于后来许
多家禽都丧生于这泥坑,而
他们也只是抱怨天有不公。
这怎么不是他们的悲哀呢?
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
故事就是团圆媳妇的故事。
团圆媳妇是一个可爱的小
女孩,她才十二岁,本应该
是一个无忧无虑、天真烂漫
的年龄,而她却被过早地卖
给了一户人家做童养媳,刚
来时是那样的健康、活泼,
一个人孤单地生活在一个
陌生的环境里,尽心尽力地做事,可动不动就会遭
受到婆婆的打骂。后来她因为营养不良而病倒了,
而愚昧的婆婆并没有给她加强营养,而是找来当
地驱鬼的来给她驱邪,最后她活活被整死了。让她
的家人辛酸的不是她的死,而是自己为了她用了
那么多的钱,却做了一个赔本的买卖。我真的很心
疼这个比自己年龄还要小的姑娘,她在自己最无
邪的年龄却承受着我们不能想象的痛苦。看完以
后我十分气愤,但是又发现自己的气愤也是没有
用的。我不知道在这个村庄里,在这座城市里,在
旧中国这片土地上,还有多少像团圆媳妇这样受
到迫害的人,她们的遭遇在人们看来是司空见惯
的,是自作自受的,是没有人可以挽救的。这种男
尊女卑的社会风气下生活的女人都是悲惨的,她
们不能上学,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她们只能早
早地嫁人,然后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那个家庭。
所以在那个社会环境下生活的萧红才会有想追逐
自由,追逐自己爱情,挣脱封建社会对自己的枷锁
的勇气。
《呼兰河传》从孩子的视角描写成人世界的不
幸,用最单纯的心态去看待发生在小城的故事,凄
凉而又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