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开了个滴滴顺风车,载了一位快乐的阿姨,一路两个多小时交流下来,受益匪浅。
期间聊到了一个关于都市年轻夫妇的baby care问题,感慨目前社会信任成本走高,聘用一个放心的长期的保姆需要耗费巨大的时间和金钱。
我问阿姨,是什么让您有这样的担忧呢?答曰,基于频出的有违道德的事件,同时自己也确实不放心。
自己的不放心是一种心情使然,这个暂且不论,先说是什么导致了类似杭州纵火案这类事件的发生?
人性缘何扭曲?
人在心理健康的时候,是不会逾越道德的规范的,因为没有必要。这个心理健康,可以理解为是对社会价值观的认可。社会价值观成为人的坚定信仰后,相应的道德体系会成为判断是非的边界。是非这个东西,必定是要存在于边界内的,不可能孤立而存在。
一个家政中介公司,只起到信息中介的作用,将保姆和家庭用户联系在一起,其后发生的事情就完全不受控了,既不知保姆的心理状态,也不知家庭的价值观,这个怎么会做得好。从生产关系上来说存在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而雇佣者家庭来说往往经济条件较好,被雇佣者往往过去生活的环境较差,在很多理念上产生冲击。
一个普遍意义上的价值观在面对每个人的特殊生活时,无时无刻不是挑战,人生的随机波动会不停地打破固有的认知边界,更何况是在一个本来就每天日新月异的时代。
这样的挑战使人沉淀了大量的心理问题,虽然没有表现出心理疾病的症状,但隐疾是有的。
这样的心理问题本来可以通过对世界和自我认知的不断扩大而解决,奈何人的认知能力、渠道和效率有限,使得没有办法在打破的边界外再建立一个新的边界,这时就会在自己原有的认知领域内丧失判断的能力,没有了准绳,就感到无边的恐惧。
当人感到恐惧和失去判断能力的时候,就会发生人格的扭曲,进而产生跳出当前道德框架的想法,翻译成人话来说就是做傻事。四大的员工跳楼,杭州的保姆纵火,政府的官员腐败,车间的工人受伤,哪一件事从表象上看都是自己的失足,从根源上看其实都可以归结为心理问题。
过去我们处在农耕时代,社会变化缓慢,所以一套稳固的社会价值体系可以解决绝大部分的问题,那种强烈的反差存在,但并不多见。无论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还是陈忠实的《白鹿原》,描述的都是这种反差给处在农耕时代的人带来的冲击。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那一段有经典的描述:
……贾母笑道:“你把茄鲞搛些喂他。”凤姐儿听说,依言搛些茄鲞送入刘姥姥口中,因笑道:“你们天天吃茄子,也尝尝我们的茄子弄的可口不可口。”刘姥姥笑道:“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 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众人笑道:“真是茄子,我们再不哄你。”"刘姥姥诧异道:“真是茄子?我白吃了半日。姑奶奶再喂我些,这一口细嚼嚼。”"凤姐儿果又搛了些放入口内。刘姥姥细嚼了半日,笑道:“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象是茄子。 告诉我是个什么法子弄的,我也弄着吃去。”凤姐儿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说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刘姥姥很难明白做个茄子为什么要用十几只鸡来配,但是在进了一次大观园后,可以肯定的是,她的心态会发生变化,那种强大的反差必然对价值观发生冲击,这是极少数,因为大部分人世代生活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环境下,一年到头也没有太多的新鲜事物,反而心安理得。
但是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变革的社会,在一个偌大的城市里,每天又有多少事情在挑战你的价值观呢?
据统计,中国现在有7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7亿人,自己判断一下是不是其中之一。
很多跨国企业内部都有一个叫EAP的计划,中文叫员工帮助计划,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以及员工进行诊断和建议,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帮助员工及其家庭成员解决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绩效及改善组织气氛和管理,这里面主要是用心理学的手段来干预,主要还是以福利的形式出现。
大企业能以这样的方式做这样的事情,有一方面是因为有财力支撑,这样的计划实施是很昂贵的。另一方面,大企业也需要承担社会责任,这样的行为也是实现社会价值的一种方式。其实大企业帮助自己的员工抵御价值观的冲击不仅是靠EAP这样的计划,更重要的一个基石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企业文化,这个企业文化经历市场多年的锤炼,饱受风雨,足以应对一个开放变化的未来。
可是对于创业企业怎么办呢?创业企业每天都在面对价值观的冲击,今天否定昨天的自己,团队急需有方法抵御边界的崩塌并不断再造自我。但是创业企业没办法负担这高额的成本,这才是最现实的问题。
这才是我们今天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个创业者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来面对变化的社会对他和他的团队带来的价值观冲击?
最近有很多创业者跟我提到了这个困惑,这个困惑的表象是,业务开始起步以及扩张迅速的时候,员工出现大规模离职。大家都很难理解,为什么最艰苦的时候大家都熬过来了,到事业要开始发展了,反而留不住人了。
其实我想告诉他们的是,员工离职是影响最小的后果了,如果他们在一个关键的岗位上,还有可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呢,商业的舞弊行为,轻生,伤害他人,特别是一些特殊的行业,如教育、卫生、饮食等行业,还有可能带来一些无可逆转的伤害,从这点上看,这些员工批量离职的创业企业应该还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在创业的早期,创业者靠什么吸引人?主要靠信念。你又没有办法提供高于市场的薪酬,早期员工是因为认同你的信念和价值体系才愿意一起创业的。艰苦奋斗的年月里,环境未发生巨大的变化,大家对可能的碰壁都有心理准备,于是一起埋头苦干来把事情的雏形做了起来。等到业务有了起色,开始面对的反而是物欲横流的社会,这个时候带来的冲击才是巨大的,原来创业者用来凝集核心团队的那一套价值体系难以应对和解释所有的反差,最终带来团队成员的离去。
创业者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通常有几种做法。一个是加快招人的速度,不断尝试新人,缩短磨合的周期,降低员工的门槛,绝大多数的创业者都是这么做的,绝大多数的创业者也都会在招人这个问题上苦不堪言,甚至不得不因为人才培养的速度放缓自己的脚步。一个是不断更新价值观,在原有的理念上创新,用来应对和解答当下的问题。这个对创业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极少数的创业者有如此强大的思考、总结和创新能力,毫不夸张地说,一个能够一直用自己不断创造的思想带领组织不断扩大,且始终有源源不断之动力的创业者,都是伟大的,但这样的人极其罕见,不能说是思想家,但也相差无几了。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寻找一棵大树吧,这棵大树可能是一条历史悠久的文化脉络,也可能是一门主义,也可能是一宗教义,最关键的是有所信仰。我们无法成为思想的创造者,至少能成为思想的发扬者,最不济也能成为传播者。有了一个坚定的信仰,并且这信仰还在不断地汲取和壮大,就可以从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来面对所有的未知,来为团队的成员提供所有碰壁后的解答,帮他们应付价值观的冲击。
这本来就是创始人应该做的事情,你给每一个追随者心里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那你就要去灌溉它,不能等到有一天这颗种子死了,你两手一摊,说我确实也没有办法,人的能力有限不是错,不想办法特别是不去想合适的办法就是有问题了,这个古时候有一个词,叫德不配位。
创业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事情,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但市场上如走马灯一样的那些红极一时的公司,最后砰然倒下,竟然都来不及说一声再见,难道仅仅是为了实现财富的二次分配吗?古人说,富不过三代,三代以内,生活环境骤变,宗法制度抵不过观念的冲击,第一代创造财富,第二代还有还能经历创造财富的过程,第三代已经是另一个世界,现在看看,历史也是惊人相似。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文化是能够面对更大世界的基石,否则只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固步自封,文化是绵延不绝的,因为一直延续,生命里越来越强,所以我说,最后最好的大树还是文化。
创业服务者应持的态度
我看这个时代,还要应运而生一批这样的组织,专门来解决创业者的文化信仰问题,这是一个大问题,创业者本来就是试图通过自己的创造力让这个世界更美好的一群人,如果他们自己的人生都不能美好了,怎么去创造世界?
每一次和创业者交流,我都很关心这个问题,感受他们心中的阴霾,并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正能量在他们的心里洒下一缕阳光,虽然这样风险很大,也可能自己就此沉沦,但我还是希望这样去做,因为这就是我坚定不移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