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特别讨厌和人打交道,觉得工作中的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太复杂,我只希望有可以交心的三五好友,远离职场的是是非非。因此,入职做职业规划的时候,我想走技术路线,因为搞技术的话,只要业务精通就好,不需要和其他人产生利益纠葛。但是,随着工作的调整、职务的提升,我发现永远逃不脱人情世故。
电影《无间道》里有句经典台词,“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不想趟也得趟,然后慢慢就会发现,出于安全需求,就会想要融入圈子。
对于圈子文化,很多认识和感慨都是被动体会到的,我大致分为三类:
一、专门针对他人的“小团体”。这类人因为有共同的敌人而聚集在一起,他们的人生座右铭是:“与人斗其乐无穷”。这类人的特点是:心地狭窄,嫉贤妒能;阳奉阴违,口是心非;心术不正,拉拉扯扯;嘀嘀咕咕,吹吹拍拍。我在工作中没少受到嫉妒之人明里暗里的陷害。但是他们的团体却极不稳固。因为这类人一般水平不高,情商有限,只要敌对情绪减弱,“小团体”就会被瓦解。
二、相互利用的“小集团”。利益是最强纽带。进入这类组织,必须自己有利用价值,能被接纳意味着自身同时拥有了很多人脉资源,可以通过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办成诸如小孩儿上学、职务晋升之类的事情。这样的圈子往往也是最牢固的,但也很考验一个人的能力和能量。
三、共同爱好组成的”小圈子“。志同为圈,与职业、年龄等一概无关。只要志趣相投,观念一致,便可成圈。这类”小圈子“功利性不强,大家更多的是因为情感聚集在一起,随意性也强,出入自由。这与强烈的世俗性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这个世界,每个人都处在一个个如洋葱头结构的圈圈里,圈圈有核心有边缘,每个人位置不同,说话的分量各异,多数人注定是要别人替他们说话的。不过,洋葱头里的每个人有一点是绝对一样的,那就是对圈子的依赖。
既然如此,我希望能找到这样的圈子,我们势均力敌但从不耍心计,跟你比跟你学,互相接力,你跑得越快对我越有利,我们最有默契,我们也共同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