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接着昨天课程往下讲的内容。
第一,反学习。这个意思是说,对于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要敢于展开再次思考,找到错误的,把它们清除掉。
有一句话,真理是用来打破的,有点类似的意思。能够打破自己已有的认知边界,是实现自我提高的首要条件。如果找不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那也就谈不到进步,学习也就失去了作用。
第二,参考答案原则。学习的时候会接触许多内容,但是不论什么内容,也只能是学习者得到的一种参考,决不能当成标准答案。
这个原则,我认为是抛开绝对性,运用相对性理论来面对自己接触的新知识。所有知识都有其使用条件,盲目相信结果,忽略与之对应的条件,就会误入死板教条的错误道路。
第三个特点是聚焦。知识浩如烟海,一个人的精力却是有限的,想通过学习提高自己,那就只能选择某一个当面,集中精力,深入下去。
聚焦很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成体系,没有连贯性,这样的学习肯定收获不大。因为任何知识都是关于某一特定方面的,如果找到自己愿意深入下去的领域,就要敢于取舍,不要在无关领域浪费时间。
第四是模式化学习。作者用了一个碎片化学习来说明这个概念,称之为对立面。如果要解释一下,大概意思是去领悟学到的知识其本质内核是什么,都不要停留在表面上。
我认为这主要有赖于深入思考。所谓的学习,一开始接触到的,只能是比较浅层的东西,如何由表及里,如何挖掘出来有价值的内容,如何进一步找到该领域自己有待深入的方面,是关键。
第五是深度迁移。这个迁移,我理解的是进入了学以致用的境界。深度迁移,反对的是东施效颦,很明显东施只看了捧心口皱眉头,却不知道为什么要捧心口皱眉头,那样的结果,只会被人耻笑。
学习了某些知识,如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当中,这需要本事。还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够做到的。比如企业管理,看了一本有关企业管理的书,就生搬硬套,那么企业恐怕距离倒闭也就不远了。
这五种能力,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自己也只能当成参考答案。说有五种能力,实际并不存在五种能力,只是起了一个五种能力的名字,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