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个小时看完2020年的第20本书,《深度思考》,头脑聪明的人都是进行深度思考的人,深度思考是一个经过充分思索形成了全新的概念,产生了新认知的过程
一 笔记思维
第一部分主要以铅笔作为主线讲述记录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信赖感还有你的灵感和创意
17年看过张萌萌姐的《人生效率手册》,里面有随手笔记的使用,运用康奈尔笔记法,左侧记下重点,右侧记下详细点,下面记下总结和思考,从微店买回来以后设计就像铅笔画出框架和线条,等待自己填写想法
我从上小学开始,每个学期都要买一个笔记本专门记录错题,尤其高三的时候这个习惯更是帮助我在重复思路的题目上面没有二次犯错,把该得的分数全部拿到手,每一次翻来错题本,上面都是自己亲手写的解题思路,这种物的实感的确带给我信赖,每一次看之前记录的题目,不懂的问同学和老师,都会得到独特的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含义就是通过笔记不断总结反思
1月重新学习吴军老师的《信息论30讲》,信息的记载给每一次进行革新的科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他们基于前人总结的经验进行深度思考,一次次迭代理论,直到发明跨时代的应用
笔记思维就是通过记录让思考闭环
二 故事思维
不经常演讲的人有一个通病:任何场合对任何人都说的一样的话,语言的悲哀莫过于让人有想要睡觉的冲动
我是做数据分析的,现在人人都在谈大数据,好像所有的东西都用数字化反馈才是理性的,对于产品和业务方这类并不是精通数据规律的人群来说,运用PC式的说明自然可以让业务更加明晰,有助于做决策,他们关心的是分析的结果,你的结果对于业务来说有怎样的价值。但是对于同是数据分析的专业人士来说,他们更专注你分析的过程,你是如何处理数据,建立模型最后得到结果的,有了共通经验,铅笔式的说明更能展示你解决问题的过程,你的思考才是对他们最大的价值
即使你阅读了几十本世界名著,看懂了这些作者讲故事的逻辑,你的输入也是客观思考的,主观思考故事的此起彼伏,情节的安排,最后给世人的启示才是真正对自己有价值的,主持人大赛董卿老师每场都是金句频出,最后决赛尹颂和小米讲述了同一段故事,董卿对尹颂的点评更高,原因是尹颂的前面铺垫,中间的故事引入,最后的点题做的比小米好,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尹颂能够运用故事思维构建框架,有效地呈现给观众,这背后一定少不了他平时的主观思考
会演讲的人一定是会讲故事的人,能够运用故事思维把你的工作成果呈现给老板的人一定可以升职加薪
三 过程思维
思考一定是需要过程的,如何思考,运用什么方法思考才能带来新的认知才是深度思考需要做的
量的积累带来质的变化,这句话已经成为形容努力的必备语句,也致使很多人误解刻意练习和一万小时定律,单一经验的累积即使经历了一万小时也不会成功,一万小时的本质是每一次练习都找到比之前更正确的方法,经过一万小时的训练,最终成为某个领悟的专家,而不是低效率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联机思考是深度思考的前提,前后关联思考是深度思考的关键。联机思考在于跨界思考,多种思维模型的思考,关联思考在于前后对照,就像做实验一样,加了条件和不加条件的对比,只有关联的过程才能发掘未被别人发掘的东西
在思考前不要设定任何目标,保持连续性是让思考持续进行的好办法。如果你的思考被不断打断,你的灵感和创意是无法通过铅笔记录的,最后的结果并不一定要有刻意的目标支撑,明白当下所处的位置,看到每一次迭代思考的小目标,找到实感才是过程思维强调的重点
四 减法思维
人在没钱的时候一直都在用加法思维,一个劲地想拥有很多东西,所以越来越焦虑,越来越迷茫,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做减法才能让你的头脑保持深度思考
乔布斯的苹果手机就是让功能简单明了地呈现给用户,追求产品本质才让他成为世界级的产品经理,在表面简单,在背后复杂
囫囵吞枣式的接受新事物只能让自己停留在大多数的思考层次,当很多人把打卡次数,阅读数量当做学习的见证,你要怀疑这是否是真正的学习,是否是伪学习,凡事火的时候你都要保持冷静的头脑,持有怀疑的态度,才能让自己少去坑,少有弯路
T型人才的特点是一纵多横,就是在一个领域有深入研究,在多个领域有涉足,世界是多元的,思维也应该是多维的,线性思维容易让你陷入非黑即白的思考陷进,同一件事,多个角度去思考,横向扩张才能带来不一样的洞见
《深度思考》教会我一句话:思考就是产生认知,实践,得到结果,再进行思考的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