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部电影和平常电影不一样。它不是故事没有表演,也没有什么演员。它是一部记录访谈,文人当年离开家乡,各自功成名就以后再回首,对故乡一种人生经历和眷恋情怀。
贾樟柯导演的电影,看的并不多,这次朋友也推荐让看《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记住贾樟柯导演,因为他是山西汾河人。山西人和我家乡很近,在我印象里山西汾酒和煤,是小时候在我家乡有的两样东西。我住的地方火车有直达山西临汾的,山西没有陌生感,也觉得熟悉。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这部电影,用三天的碎片时间,断断续续看完的。院线刚下线,网上充值月会员看的,知道对着镜头讲的作者有:贾平凹、余华、梁鸿,不同年代生活的作者。
对于三位作者,也有读过他们作品,还有得正在读。人的情感在所处年代不同,地域不同,不变的是对家乡的血脉流淌,骨子刻着情感。
电影先从贾家村的变迁历史开始,采访年长两位老人讲起过去村庄,是贫困艰苦过去心酸历史。还有马烽离开回乡后,治理盐碱地和从事写作。
只有质朴自然,一个城乡变迁盛衰,作者心里的家乡会是什么模样。它会因为朴实质朴,打动人心脆弱的一面,有的是回不去岁月,又有成名后眼界打开,再看它的味道,依旧挡不住的乡愁。
贾平凹是陕西商洛人,讲了他写《商州三录》从家乡商州写中国,写世界,故乡情从他作品里看到。电影里作者贾平凹和生活一样,纯朴自然真实。他给女儿一句话说:“写诗首先过好日子,先做好人,在家庭要做好一个妻子,做好一个母亲然后再写诗。写诗不要把自己生活也诗化了。”
知道余华作品,是早年前在上海读过他写的《活着》。这几年,没再读过他写的。余华是江苏海盐人是个做了五年牙医。后来写了第一步小说调到了文化馆工作。他从小生活在父母工作的医院,生长的环境使他写的作品受其影响。
梁鸿是河南梁庄人,她写的《梁庄十年》就是写她的故乡,是博士毕业后留在中国人大任教授。可是随着时间,城市呆的久了。她内心骚动,暑期回到梁庄勾起了她要写她从小生活的故乡。于是开始动笔写《梁庄》。写了家乡的变化和乡亲生活真面貌,对时代适应新环境。
和朴实贴近生活连在一起,着眼点是还原农村生活。农村的生活改动走向,影响了人也改变了人的生活。从年轻到衰老是事物发展规律,当一代代有了希望,留有心中根是不变的故乡情,就像大树不论哪里扎根,也离不开土地和水份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