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初稿)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2、品读语言,把握描写方法。

3、体悟母子深情,感受博大的母爱;理解在磨难中的坚强成长。

教学重点:

揣摩词句,从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体会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让儿子看菊花的用意以及作者内心的自责与愧疚之情。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暴走妈妈”事例 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感动了你我,感动了中国!这节课,我们在我们的课本中认识一位伟大而平凡的母亲。走进作家史铁生和他母亲的别样人生。

在秋天怀念

(一)自由诵读课文

(二)感知课文

1、文题解读

《秋天的怀念》可以解读为“在秋天怀念——母亲”

2、母亲因何值得“我”怀念?

母亲对“我”无私的爱

3、这“爱”体现在哪些地方?

( 研读相关段落,勾画体现母爱的词、句,并批注。)

4、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

(抓住母亲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关注一些形容词,特别是叠词的使用。)

(三)总结:

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对双腿截瘫的儿子,无微不至、小心翼翼的爱,并且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展现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光辉的母亲形象。

(四)拓展《母亲的颂歌》师生深情诵读

山没有母亲的爱高

海没有母亲的爱深

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

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

太阳没有母亲的爱温暖

花朵没有母亲的爱灿烂

母亲啊母亲

不管你是否远去

还是安然健在

只想用心灵中最真切的知觉

对您说,我们爱您

蓝天大地作证

人世间只有母亲的爱

可以博大如海

怀念那个秋天

在文中寻找“秋天”

(一)文中的“秋天”是个什么时间?

1、秋天是母亲要我去北海看花的季节

2、秋天是母亲撒手人寰的忌日

3、秋天是我在母亲爱的鼓励下重拾希望的起点

4、秋天还是妹妹完成母亲夙愿,推我去看花的时节

(二)总结

作者21岁时双腿截瘫,50岁时才写了此文。可以说,作者也正是到了人生的秋天。于是在文章中是对回忆里的那个秋天的人、事、情感的怀念。

怀念的不只是秋天

怀念的那个秋天里,母亲多次让我去看花,看花的经历如何呢?仅仅是看花吗?

看花面对苦难

强烈反对自暴自弃

勉强接受(平静)如同常人

完全理解 深切怀念豁达宁静大彻大悟

总结:

“看花”态度的转变是明线,“我” 面对苦难的态度的转变是暗线。可以说到了“知天命”之年的作者,回忆过去,不仅仅怀念深爱自己的母亲,也怀念那个秋天,更怀念的是那段苦难的岁月,怀念自己由脆弱走向坚强的那段心路历程。

作业布置

课下自由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板书

母亲

秋天←怀念→秋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