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清晨,文章写到一半,看到了健哥发来的微信,聊了几句。
他说,文章写的越来越不错了。
我说,谢谢夸赞。
他说,晚上一般几点睡?
我说,十点左右。
他说,早上几点起?
我说,四点十分。
他说,早起是什么感觉?
我说,彷佛整个世界只有我一人的存在。
他说,早晨的那段时间的确很不错。
我说,是的。
他说,我有个想法,咱们组建个群,定期读一本书,一定时间内读完,然后再抽一个早晨的时间,开个视频一起聊聊这本书。
我说,想法不错,但很难让其他人都能抽出时间来做这个事,而且做这个事的唯一时间段只有早上。
他说,对。
我说,好,那我回头来想一下。
他说,提起到实践,可以只要一次。
这句话给我的冲击很大,的确,有些事情可以只要一次,不需要三番五次的去想,想的结果往往是耽误了宝贵的时间,所以想到就应该立刻,马上去做。
于是,文章写完后,开始在网上找寻相关书籍,接着在微信群里发布通知。
读书会成员成立,
在北京做医学实验的军哥,在华师大就读教育专业的明姐,在英国攻读法律的健哥,加上家里蹲的我,
一共四人的小组,第一本书籍是《名人传》,书籍尽量选择国外名著。
通过这样一个小组来读书,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等于是其他三个人一起来帮你读书,并且是利用四种思维方式来读。
军哥,身在北京,医生思维,科研人员的思考方式,他会很有耐心地钻研书本里面更深一层的知识,挖掘我们普通人挖掘不到的信息,根据在北京接触到的人和事,来对比书中发生的人和事;
明姐,身在上海,老师思维,教育人员的思考方式,她会发现书本中教育与被教育的一些细节;
健哥,身在英国,律师思维,他会辩证的来看待一种现象,之所以选择国外名著,就是为了利用他身处国外的优势,在英国生活久了,他会慢慢地按照那边的行为方式来处事。
从英国看法国,与从中国看法国,是两个不同的维度,就像美国看其他所有国家都是小弟一样的感觉。
由此我想到了健哥无意间说的一句话,这段时间特别想读读中文书,
前段时间他还问了我有没有读中文书的工具,我当时还有点懵。
健哥在国外读中文书有一个好处是,可以站在圈外来思考。
之前是在中文的环境里读中文,现在是在英文的环境里读中文,感受是不同的。
我每天写的文章,他几乎篇篇都看,有时还会发一些读后感给我,我之前的想法是他不应该看,他在那边的时间比较宝贵,应该把时间用在刀刃上,现在想法变了,他可以通过我的文章来了解一些我们身边发生的一些人和事,他可以有一种另一番的思考,于我于他,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扯远了,接着说我,
而我呢,家里蹲,是不是感觉有点跌相?!
从北京上海大都市的背景下突然转到了小乡村。
听上去是有那么点尴尬,其实“我”是最有主人公的感觉的,因为我是处在一个从小到大生长的环境里,有感情的,有归属感的。
就像之前听一个在国外的朋友说,虽然在外面在很多方面都比国内好,但有一个致命的伤是,在那边,任凭你怎么努力,你都很难进入当地的主流社会里,你一直是徘徊在外的。
我可以带着“我”的这种视角去读,去挖掘书本中在“我”这个角度能看到的一些东西。
另外,我还可以用一个商人特有的人性观察的优势去读,去看书本里的人和事。
四种思维方式的结合,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美中不足的是,群里的帆的,却说,我可以当观众吗?接着发来他们实验室的一张图纸,说,最近天天都是面对文字,从早到晚的。
我说,根据自己的时间,能参加则参加,不能加入,不勉强。
其实现在感觉呢,如果能再加入一个用科学研究的思维进来,可能会如虎添翼。
你可能会惊讶,咦,原来,读书还可以这样读?!
不管怎样,我认为,读书,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尝试着去做的一件事情。
回想自己,不知从何时开始培养起的读书习惯,只记得高中时期,每天会买一份扬子晚报,逢到周末,必定再会去买一本《读者》或者是《青年文摘》,读的津津有味,翻来覆去的读。
到了大学,身上有点钱了,开始了买书之旅。
出了社会后,每到一个地方,房间里的书,比身上的钱要多好几倍。
出去拜访朋友的时候,手里通常带的都是几本书。
突然明白,为什么每次和朋友打牌的时候,我总是不会赢的原因了。
昨天,在《名人传》中,从傅雷作的一篇序言里,学到了一句话,
表达感激的最好方式,是施予。
每天的写文,在很多人看来可能不理解,
但于我而言,这件事,哪怕能帮助到一个人,或者是能让一个人有所启发,它就是值得的。
前几天,把书柜里的《围城》拿出来又看了一遍,以已婚的身份再去欣赏下,看看婚姻是不是真的如围城一般,进去的人想出来?
同时还在看的书,是关于亲子教育方面的,学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去试着了解孩子的心理,去试着理解孩子的行为,希望我能有所准备的迎接宝宝的到来。
一句话,
只有书籍中的知识,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与世界中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