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杨荷
校对:吉莲 艳萍
编辑:杨荷 桂香
我认识到,比起使用惩罚、奖励、指责或愧疚作为强制性手段,以爱和尊重的方式与他人连接,出于喜悦为他人做事,是更自然的方式。
——《非暴力沟通·养育篇》
平时,我们特别喜欢使用惩罚和奖励,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你认为惩罚效果很快,能解决你当下的问题。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你越来越会发现副作用真的太大了。如果你的孩子还小,一定要慢慢的停止使用惩罚或者奖励。
有人说,我孩子考试考得好,要不要奖励呢?可以奖励,但考得不好请不要惩罚。使用奖励时,尽可能的让孩子自己选择使用哪种方式进行奖励。我一直鼓励大家少用物质奖励,多用精神奖励。
当你使用奖励或者惩罚的时候,人们会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忽略了过程,同时,会让孩子变得功利心特别的重。为什么有的孩子会作弊?其实就是为了这个奖惩,考得不好会挨打,考得不好奖品就没了,其实我们这是在引导孩子去作弊。作弊一定不是孩子的错,一定是我们制订的规则出了问题。如果一味地指责,或者使用会引发孩子愧疚的强制性手段,那带来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有一次去孩子学校,在吃饭的时候,有个孩子跟我说:老师,我最最受不了的就是,我妈拿我跟别的孩子去比较,永远都是你看别人的孩子怎么怎么……这个孩子特别的会表达,他年龄不大,今年才刚刚十岁,他一点儿都不怯场,在提前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还上台表演,去年给大家表演的是说唱,今年表演的是双截棍,练得还真像那么回事儿。能看出来这个孩子很自信,但是在我带领他学习的那两节课,我就发现他有点儿过于表现,包括在玩大风吹游戏时,他是能找到位置的,他故意不找位置,就想在上面表达。而且我在讲课的时候,都是很小的一段话,然后让大家来回答。结果每次在我没有说完,他就打断我,其中在我讲那个繁体字“听”的时候,他至少打断了我三次以上。你可以看到这个孩子特别渴望认可,特别渴望被看见。
也就是说,他在家的时候,被父母认可的几率可能很小很小,在我们做非暴力沟通案例的时候,他说他在家里洗袜子,结果袜子撒地上了,水也撒了,盆儿磕坏了,他妈妈就会训他说:你看你怎么把盆弄坏了……他说那个当下其实我已经很自责了,我很渴望妈妈能够看到我就是个孩子。由于孩子一直不被看见,所以他在外面的时候很渴望被别人看见,即使像我这样不熟悉的人。
有的孩子你可以看到他能安安静静地听你讲完。其实这样的孩子的内在是自信的,他是自我认可的,他不会那么急迫的需要别人看见他,因为妈妈的看见比别人的看见更加的重要。
如果希望孩子在以后的人生当中,不要一直停留在因为被看见而去做一些事情,因为希望被看见而去不停地表达,家长就要给到孩子足够的认可,足够的欣赏,这样孩子他可以非常愉悦的享受做事的过程,而不是追求结果,希望被别人看到。
当然了,所有的讲师(包括我)都有被看见的需要,都有被欣赏的需要,这也是和我们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欣赏是有关系的。大家知道了这些,以后请以爱和尊重的方式去跟你的孩子连接,去跟你的身边人连接,出于喜悦给他们做事情,比如做饭、辅导作业,这样才是更加自然的方式,这也是呈现你真的爱他的方式。我们天天说爱孩子、爱孩子,当他不写作业时你就打他一顿,当他没有把事情做好时你就骂他一顿,这样的爱或许在孩子过了很多年之后才会理解,至少在他的成长过程当中,他依然是很痛苦。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也是这次课堂上发生的事情。一位爸爸特别优秀,他娶了一个俄罗斯的媳妇,有一双中俄混血儿女,女孩特别的漂亮,儿子很帅。他回忆到小时候被父亲打的一个场景,他说他现在说起依然还有那种青春期叛逆的感觉,那个被打的恐惧记忆依然是在的。我们如果出于喜悦给孩子做事情,那孩子也一定是牢记终身的。就如这位爸爸举的另外一个例子,他把家里当时最贵重的一个收音机给弄坏了,他想他爸爸一定会打他,可是他爸爸却没有打他,而且还教给他很多关于物理学的相关知识,这样反而让他感受到了父亲对他深深的爱。因为他觉得家里那么贵重的一个电器被他弄坏了,他父亲都没打他。
所以大家在跟孩子去怎么样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把我们真正的内心的爱呈现出来,而不是说我心里是爱你的,可是我让你感觉到我是恨你的;我心里是喜欢你的,我说的话让你感觉到我是讨厌你、嫌弃你的。
我相信咱们的家长都是智慧的家长,我们一定要做智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