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打卡】第203天 20211219
【书目23】《梁启超家书》
【作者】梁启超
【版次】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8月北京第1版)
【页数】253页
【进度】1-25页
【摘评】
这本书是去年在多抓鱼上买的二手书。当时拆封却未读,是因为翻阅书信时发现全是半文不白的语言,自觉颇有阅读难度费时费力。今日在书架上搜索了几圈,最终决定还是拿了这本,却无甚具体原因。
今天读了前25页。除去梁任公的简介、前言及对其子女的介绍外,只读了梁启超写给长女思顺的5封信。
从这五封信中,新认识了“赉”和“嬲”;有两个弄不明白的地方,即“鼎父”、“荷丈”;还有一个发现,几封信间隔时间都很近,分别是1912.12.5、1912.12.16、1912.12.20,1916.1.2和1916.1.7;信中还有一个细节特别值得今日之师长及学子细品:任公反复嘱咐思顺勿因学习太过而伤及身体,“必须休息”、“且须多运动游戏”、“求学不可太急”。
有一段妙语摘录如下:
……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两年来所境较安适,而不知不识之间德业已日退,在我犹然,况于汝辈,今复还我忧患生涯,而心境之愉快视前此乃不啻天壤,此亦天之所以玉成汝辈也。
【打卡】第205天 20211221
【进度】26–34页
今天读了七封家书,至此第一部分(1912.12.5—1916.10.11)12封家书完。
这些家书有对子女专心学业的叮嘱,有对自己异乡经历的讲述,但一以贯之的是对孩子的殷殷期望与深爱。
【打卡】第206天 20211222
【进度】36–47页
读了本书第二部分的书信(1919.12.2–1922.12.25),共八封信。其中有一封是写给成、永、忠三兄弟的合信,其它的均是写给思顺的。这个时间段的思顺已是为人妻、为人母的二十好几岁的样子,但是梁先生在信中仍然常常亲昵的称呼她为“宝贝思顺”。这样的颇西方化的表达留存于毛笔书写的中国字的书信中,别有一种价值。
【打卡】第209天 20211225
【进度】48–64页
读了本书第三部分的书信(1923.1.7–1923.11.5),共10封信。
这十封信中有八封信是写给思顺的。这些信中记录了两件特别重要的事:一是梁思成与林徽因于1923年一月“已有成言”;二是思成、思永于本年五月8日遭遇车祸。
其他两封信是写给思成的,一是嘱咐其车祸后调养身体时在医院好好读书,二是因遭车祸让儿子缓一年后出洋学习。
本部分最后一封信也颇有趣味。其中梁先生谈到他对女婿希哲、儿媳徽因的爱,是“间接的爱”,是无法和对儿女的爱一样的。读到这样的表述,觉得梁任公真是个可爱的老头啊。他颇欢欣自己能为思顺和思成谋得此等好姻缘,他认为“这是为人父母者对儿女最后的责任”。
这个部分的书信读来少有文字表达的不适感,好像白话的表述多了些,文言的味道少了不少。
【打卡】第210天 20211226
【进度】66–99页
今天读了本书第四部分的书信(1925.4.17–1925.12.27),共16封信。
这个时间点,因为思庄与思顺去了加拿大求学,思成、思永求学于美国,所以这个时间的信主要是写给这四个孩子的。
这十六封信中,主要谈及以下几件事:表达对远离自己的儿女的思念及担忧;谈及在北戴河买房子一事;修筑坟冢及埋葬孩子妈妈一事;徽因的父亲极可能遭遇不测,嘱托思成安慰、照顾好徽因。
【打卡】第211天
【进度】100–132页
今天读了本书第五部分的书信(1926.1.5—1926.12.20)。
这些信件中记载了协和医院误诊了梁启超先生的病,将他没病的右肾给切除了。面对这样的祸事,任公没有抱怨,泰然处之。
信中还记载了他给徐志摩证婚的事情。任公在证婚的礼堂演说了一篇训词,因为他认为“青年为感情冲动,不能节制,任意觉破礼防的罗网,其实乃是自投苦恼的罗网,真是可痛,真是可怜。”还说“品性上不曾经过严格的训练,真是可怕”。
【打卡】第212天
【进度】133–178页
今天读了本书的第六部分的23封书信(1927.1.2–1927.7.3)。这个时间点的信不但数量多而且篇幅长。
这个时间点国内动荡不安、军阀混战,这样不太平的日子当然也影响了梁启超及其子女的个人生活。
这个时间段,梁启超的第十个小孩子病亡了;王国维自杀了;梁思忠本欲回国参军磨练自己,但梁先生嘱咐其不用大老远的回国做无谓牺牲;梁启超先后将一万美金寄给女儿思顺交由打理,以备不时之需……
我个人比较喜欢梁任公于1927.2.16写给子女主要其实是写给思成的信。在这封信中,任公谈了“有用与无用之别”,举李白杜甫的例子,说李杜之于开元似无大用,但对于整个中国文化及全人类文化史来说,若无李杜,则历史将减色多少呢?因此他告知儿子:埋头埋脑地做就好了。
关于“规矩”与“巧”也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任公认为:“凡学校所教与所学总不外规矩方面的事,若巧终要离的学校方能发见。规矩不过求巧的一种工具,然而终不能不以此为教,以此为学者,正以能巧之人,习熟规矩后,乃愈益其巧儿。不能巧着,依着规矩可以无大过。”
【打卡】第213天 20211229
【进度】180–201页
今天读了第七部分的九封书信(1927.8.29–1927.12.24)。
本部分的书信主要记述了怎么安排思成和徽因的婚事。
从因误诊在协和被切除了左肾后,任公常常在信中告诉子女自己的病情:多是报喜少报忧。这个时间段,任公多次提及自己放下公务悉心养病,至于信也写得少了。
【打卡】第214天 202112
【进度】201–253页
今天读了书信的第八部分(1928.1.12–1928.10.17)
本部分的书信记述最多的还是给子女交代自己的病情,与之前无异,任公任然觉得自己的身体虽有小恙但无大碍。
第二个反复提到的事情就是关于思成寻工作一事。任公在清华和东北大学之中选择了东北让儿子去锻炼。因为任公觉得“有志气的孩子,总应该往吃苦路上走”。
还有两件喜事,一是思成、徽因两位新人归国回家,二是思顺家喜添一孩儿。
梁老先生在1928.10.17给思成的信中还畅想着来年七月思顺等回国后,北戴河的家会热闹的很,却不成想次年1月19日于协和病逝。
这个部分的书信后有任公之弟梁仲策和儿子思成追述先生病逝经过的两篇文章。通过这两篇短文,我们不难发现那个被病痛磨折的父亲,总是把最乐观、最积极的一面留给了儿女。
后记中补叙了一件事情:协和当年给任公做手术本就是一个医疗事故,没分辨出左右侧,错把无病患的一侧肾切除了而留下了坏死的肾。这个真相直到1971年才被思成知晓。梁启超去世时只有57岁,不能不让人扼腕长叹呀。
这本家书读完了。现在愈发喜欢梁任公了,他真的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之中国的难得一见的国士,是古今中国中少见的值得人喜欢和敬爱的父亲。(251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