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71
辛丑金牛年农历十二月(腊月)初十,公元2022年(壬寅)1月12日,星期三。
第3周。
距离2022年中考仅剩163天。
今日格言:
必须下狠心。不是自己要这样的,而是因为别人很欺骗咱的。
一如既往早起。起来之后去看书。然后去做饭。
饭后整理了书房,准备开钉钉课了。
中午去桥上买了白菜。
下午到滩地去看看,回来时,看到大茶堡的人在收玉米,于是约定了他们。
晚上19:30分开始,一直考测到22:30分,长达3个时。
主测语文,兼着数学。
8672
我的第三次写作之路
从是从2019年腊月廿三日注册加入简书,并开始日更和累日而作的,这一晃已数月,漫步在写作的道路上,我每天都坚持日更(仅管其间中断了两次,第三次坚持日更是第147天了),不论是从一开始的举步维艰,不知该从何落笔,还是现在的文思泉涌,一气呵成数篇,这一步步我都走过来了,虽然过程漫长,但却深感欣慰,因为我终于没有辜负对自己的期待和信任,在不知不觉中,目标300W字和1300余篇在自己的努力下完美收官了。
感谢自己制定的这个目标,让我有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让我能坚持完成自己的梦想,从最初粗糙、毫无生气的文字,到如今的生动有趣,栩栩如生,这所有的旅程,不容易?容易?可对于习惯了坚持做一件事情的我来说好像更偏向于后者,我不知300W字完成后我是否还能一如继往每日一更,但我的心告诉我,因为对写作的初心与热爱,我一定会继续走下去,不管水平如何,不论文章质量好坏与否,我觉得只要自己开心就足够了,从而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坚持能影响到身边跟我一样热爱写作的朋友,我要让大家跟我一起亲自感受坚持的快乐,关于这一点我已经做到了。
其实写作就是把文字当成情感的寄托,写作也是我们梦想的发源地。如果你决定了做一件事,就应该投入全部的热情,倾尽全力去做好,而不是半途而废。
成功靠的是勤奋和努力,坚持的过程就是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让自己变得优秀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需要时间,但只要你有一颗不轻言放弃的心,就能收获成功的喜悦。我想说,不要被自己的恐惧所打败,更不要说:“我不行,”当你的坚持影响到身边的人,与你一起肩并肩走下去的时候,你是否还会说自己不行?内心之中是不是也会感觉很欣慰?要知道成功不是一蹶而就的,那些做事不能坚持到底的人,永远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也无法感受到坚持的美好。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无论做什么,都要先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有了目标,才有了前进的动力和奋斗的方向,对某件事情才会专一而又专注的去做好,因为目标会每天激励着你,时时刻刻鞭策着你,持之以恒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精益求精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高度。
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要有耐心,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请一定要相信,只要持续下去用心耕耘,就一定会有收获,只要有一颗敢于攀登的心,就一定能到达峰顶,也只有吃过了苦,才能拥有更好的生活,成就更好的自己。
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我们不怕自己走得慢,只怕自己没有勇气开始,更怕没有坚持的毅力与恒心。请相信,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当你的文章写得越来越好,当你变得越来越优秀的时候,还何愁前路无知音。
坚信坚持的力量,所有的惊艳,都来自坚持不懈的努力。
给自己一份梦想,给自己一份承诺,给自己一份坚持,让自己坚定地走下去…
以上就是我写作以来的感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也希望在以后写作的道路上,能与大家继续相伴着一直走下去,坚持我的第二个300W字,并最终实现1800W字,让我们一起加油。!
8673
民间故事:看风水看出个嘉应观
黄河岸边有嘉应观,嘉应观西十二里有个黄鼠村,黄鼠村有个老风水先生,他对当时大清王朝统治中原十分不满,特别是清世宗的残暴更激起了他的满腔仇恨,因面也想取而代之。
这天,他看到清风岭的风水向东移来,就赶紧去太行山赶来一股风水,利用魔法与咒语使这两股风水在黄鼠村附近固定下来。他对儿子儿媳说:“我死后把我理在这两股风水集合的穴位上。”老风水先生还反复交代,把他的衣服扒光,浑身上下一丝不挂,孙子降生前要准备足够的实物和水,一百天不要开门。孙子必定大富大贵(当朝廷)。
老风水先生说罢就团上了眼睛,死了。儿子、儿媳照老风水先生生前的嘱附办了,数日后,天上突然黄云蔽日,屋里红光满布。只听的哇一声啼叫,孙子降到了人间。
黄云在黄鼠上空好像扎了根,终日不散,老风水先生的垃墓自动变大,成了一座大冢。
这一切引起了皇家风水先生的注意,他们认为黄云是被老风水先生的坟墓牵动的,于是,上书了清世宗。清世宗立即派人前来扒墓。
墓很快扒开了,打开棺材一看,不见老风水先生的尸体,基穴朝正西方向有一洞,钦差官就命令沿洞寻尸,一声令下,扒墓队变成了“挖掘队”,沿洞向西挖了起来。洞向西穿过南贾村北往沁河沿去。“挖掘队”挖到沁河沿终于找到了老风水先的尸体。这尸体上部已变成了龙身,下部还未变。龙头已探着了沁河水。当下部变成龙腿龙尾时,它就要腾空了。
清世宗为了压住新皇帝的出现,在老风水先生的墓穴上建立了一个老鬼庙。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不久,风水又向东移,在二铺营村东头一里许的九叉路口停了下来。皇家风水先生把这一新动向又上书给了清世宗。清世宗降旨在此建立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嘉应观。
8674
麦寨村的由来
今河南省原阳县齐街乡麦寨村,是南宋奸贼万俟禼(音莫期协)的故里,至今仍存有他的坟墓。可是全村无一家姓万俟,而只有聂、洪、刘三姓。这里面有一段村人敬慕英雄岳飞,与奸贼万俟禼决裂的故事。
岳飞一生忠良,功高盖世,百世流芳。奸相秦桧伙同万俟禼、罗汝楫害死岳飞,千秋万代被人唾骂。
万俟禼原来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杭州府通判,此人平时常在当朝丞相秦桧这个奸臣门下走动,如狗一般。那秦桧私通金兀术,假传圣旨,十二道金牌召转岳飞回朝,诬陷他犯下了“按兵不动、私通外国”的叛罪,差遣大理寺周三畏审理岳飞罪案。周三畏为官清正,不忍屈勘忠良,隐名理姓,丢官而去。秦桧随奏南宋高宗,将万俟禼高升做大理寺正卿,审理此案,万俟𥜽得庞报恩,伙同罗汝耕(大理寺丞)使用“披麻问”、“剥皮拷”等刑法对岳飞严刑酷持,最后按照秦桧夫妇的东窗毒计,在风波亭残杀了一代英豪岳飞父子。
闻之噩耗,南朝举国上下无不对秦桧、万俟𥜽等奸贼恨之入骨,在万俟𥜽等的家乡麦寨村,虽为同宗一祖,也都暗地咒骂他是万俟族中的不肖子孙。只因万俟禼依附权奸,演缘大位,况且村中又有他的心腹爪牙,所以人们只是敢怒而不敢言,记恨心中。
当时,麦寨村东有一贫户,家中三口人,父亲万俟忠,年已六十,祖辈耕田,为人忠厚;儿子万俟志强,正是血气方刚之年,牌性暴烈:女儿万俟玉贞,年方二八,长得眉清目秀,生性聪慧。这天夜里,万俟忠一家关门闭户,父子二人争吵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志强说:“万俟族中出了万俟卨这个奸贼,辱先祖,羞今人。你到齐街集上听一听,有多少人在暗中骂他!他在朝中贪婪误国,残害忠良;在村里,他门上人横行霸道、鱼肉百
姓。我不沾他的光,也不被他牵连落人骂名。我要当众改姓,不姓万俟而姓岳!”父亲虽知儿子苦衷,也明晓大义,但改姓是万万使不得的。于是息气灭火地劝说道:“岳元帅为国为民,谁不敬幕?敬慕并非定改姓为岳,万俟高族中出了万俟禼这个不肖子孙,难道我不觉丢人失面?但这和先祖无关,怎能为此改姓叛祖?咱们应想个两全之计。”志强不服,还是妹妹玉贞劝服了哥哥:“岳元帅出生入死,抗金兵,收失地,救百姓,功劳那么多,官做那么大,可还是被秦桧、万俟𥜽等奸贼害死。你一个无名的村夫,有多大能耐,敢如此明目张胆与他们抗争,这不是自讨苦吃,拿着鸡蛋碰石头吗?我赞同爹爹的主意,咱们应该从长计不知是气的,还是其他原因,时过不久,万俟忠老汉倒在床,一卧不起。在他弥留之际,给儿子、女儿留下遗嘱:“我生不能改处,但死后决不与万俟𥜽高同坟,为避嫌疑,你们也不受牵连,就说请风水先生看过,我理在祖坟对人无益,要另建新坟。”老人死后,儿子女儿按照遗嘱办了丧事。
恶有恶报,宋高宗驾扇之后,宋孝宗即位。正逢金兵又犯中原,南朝元帅张信奏本,献退敌人之计:提拿奸臣下狱治罪,以世民怨:命官府起造岳王坟,以表忠义。孝宗准奏,命周三提协同牛皋,勘问众奸胧,依律定罪。审理经案:秦检夫妇虽死,但卖国欺君,残害忠良,法应斩棺戮尸:万俟𥜽、罗汝楫等奸贼,专权乱政,误国害民,立决不枉。各奸臣家属抄满门,灭九族。圣旨来到阳武(今原阳)县衙,县令大人随带人马奔至麦寨村,将全村老少驱赶到村头麦场上。拉出一个问一声,只要姓万俟,不管是否与万俟高亲疏远近,一律格杀勿论。顷刻间,尸骸遍地,血流成河,万俟志强几次要冲上前去,给县令大人言明众人之情,都被妹妹挡住。玉贞低声说道:“哥哥,咱爹在世之时,你不是要改姓吗?”志强气呼呼地说道:“不是你和爹爹串通一气。不让我改姓?”玉贞接着说道:“你现下要改,但不要改姓岳,那样太露。”志强急问道:“那改姓哈?”玉贞正要去说,一兵卒往这边来,拉住志强就走,玉贞用手狠狠捏了哥哥一下,志强顿时醒悟过来。县令问他:“你姓啥?叫啥名?”志强答道:“我姓聂,叫聂志强。”众人惊异不止。县令再杀这么多无事百姓,也于心不忍,无奈圣命难违,听志强这么一说,随命道:“姓聂的免杀。”又拉出一批人,都照志强的说法,也就数了。玉贞怕被县令大人识破,想法提醒别人再改一个姓,但又不敢明讲。她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对站在身旁的一位婆婆说:“奶奶,我怎么看着地上的血都是黑颜色?那血到底是啥颜色?”老婆婆随口答道:“红的。”不料老婆婆的答话波县令大人听着,随声说道:“姓洪的也赫免不杀!”一批改姓,又逃了活命,玉贞低头沉思下一步怎么办。一位老汉说道,“玉贞姑娘,往后边挪挪脚,血流到你跟前了。”谁知兵士中也有好心人,只见他慌忙跑过来,禀报县令大人说:“那小姑娘姓刘。”县令赞许地点点头说道:“剩下的你们都姓刘吧?免死。”
从此以后,麦寨村都改姓聂、洪、刘三姓,延传至今还是如此,麦寨村虽有万俟𥜽的墓,但却无一家姓万俟姓的。
8675
【武陟村名传说】冯堤和冯庵诸村的由来
在武县东北与获嘉县接壤的地方有前冯堤村、后冯堤村和冯庵、北郭庵村等几个大村子。这一带在元朝时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盐碱地。
朱洪武建立了大明王朝后,从山西洪洞县向武陟迁民之中,有几户被分派到了前、后冯堤和冯庵、郭庵这一带。他们来这儿一看,纷纷苦着脸向县官求情,要求另换地方。
县官十分为难的说:“你不去,他不去,叫谁去?都不去,那么
大片地方不就荒着吗?”
县官话音刚落,从他身后转出来来了一个姓冯的青年,他说:“他们都不愿意去,就叫我去吧!”
人们惊异地问:“盐碱地不长庄稼,你去那吃什么?”
他说:“那里有大量的盐碱土,可以熬盐、熬碱。我看,人只要勤,熬盐、熬碱,也一样生活
众人冷笑。
县官说:“你再好好想想,可别后悔!"
他坚定地说:“主意已定,绝不后悔。"
县官见他态度坚决,就随了他的心愿。
于是,姓冯的在古阳堤上搭起了个庵棚,熬起了盐、碱。盐、碱越堆越多,如同小山一般,销往北方各地。仅三年时间,他已腰缠万贯,扒草庵,改了个浑砖到顶四合院的大瓦房。
附近村的人看到他富得流油,纷纷上门提亲。他挑选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大闺女成家,繁衍子孙,人逐渐增多,形成了村庄,因姓得名,称冯家堤。
随着人口的增多,道光年间,以堤为界,分成了前冯家堤和后冯家堤两个村子,俗称前冯堤和后冯堤。
清末,有冯、田、赵、张、崔、郭六家逃荒至此,见冯堤人依靠熬盐、熬碱很发财,也就不想走了。人们在冯堤村西北空旷的地方搭庵居住,也熬起了盐碱,逐渐形成了六个小村庄,即冯庵、田庵、赵庵、张庵、崔庵和郭庵。随着人口的发展,前五个小村子逐渐的连接在了一起,现在统称为冯庵;后一个大村庄人口增多,变成了大村子,仍叫郭庵。1985年,武陟县在地名普查时,为了避免村名重复,(因为此地以南的詹店镇境内也有一个村叫郭庵,在南部),更名为北郭庵,隶属于圪当店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