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父母和中国父母都很爱孩子,但是如何爱,爱的目的、理念、方式、技巧犹太父母不同于中国父母。
犹太人拒绝“啃老族”,他们认为“要花钱,自己挣”,他们对孩子的培养重视长线投资。
他们从小很重视给孩子建立家范,他们会适当的向孩子通报家情,让孩子更加懂得珍惜生活,理解父母的辛苦劳作,不让孩子陷入超前满足的陷阱。
犹太父母不会超越自己的职责范围,只会在关键时刻出现,他们更注重培养孩子的领导力、创造力、想象力,他们不会为孩子的人生做出选择,而是引导孩子,启发孩子自己去思考,兴趣天份是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从而激发孩子的自主学习力,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
有句话评价中国父母“他们太爱孩子了,但又太不会爱孩子了”,是因为中国父母走进了这四个误区
误区一:素质教育不等于艺术教育(近年来国内注重“素质教育”像音乐、美术、武术、舞蹈、书法,殊不知,真正的素质教育是领导力、财商力,创造力、合作力)
误区二:习惯性满足各种要求(中国父母万般宠爱,要什么给什么,从而让孩子形成一种“攀比风”,超前满足让孩子任性,我行我素)
误区三:知爱而不知教(中国父母更重视教育,但是却忽略了明确规范,无原则的宽容孩子)
误区四:过度抚养过度热心(国内父母喜欢一手包办,甚至连人生目标都给孩子定好了,孩子没有自己的选择)
当然这些不是所有家庭但却是大部分家庭走进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