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听朋友分享了她十岁女儿学校开展的青春期专题讲座。学校还为学生准备了一封特殊的信封,里面有青春期图册,详细介绍了男女生生理变化和卫生护垫等方面的知识。我感到很高兴,因为这样的科普活动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们了解青春期,而回想起我们当年步入青春期时,家庭和学校都对这个话题避而不谈。相比之下,现在的孩子们能在一个更加明朗的氛围中迎接青春期的到来,这是一种进步。
据报道,一些欧美国家的女童因为无力承担卫生用品的费用而面临失学。在中国,根据某福基会发布的《2016中国农村留守女童生存发展报告》显示,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工作,亲子关系疏远,对生理卫生知识的指导不足,留守女童大多缺乏卫生意识。有些留守女童对于月经、怀孕等青春期性知识一无所知,甚至有些在怀孕4、5个月之后才被发现遭受到了性侵犯的悲剧。这对孩子们来说是无法释怀的痛苦,更可怕的是,竟然没有人关心过他们的感受,直到他们成年后才猛然发现自己曾经遭受过这种不幸。
还有数据显示,11.6%的留守女童偶尔穿内衣内裤,4.79%的留守女童从不穿内衣内裤。而在内衣内裤换洗方面,有高达22.06%的留守女童一周只换洗一次,2.9%的留守女童半个月以上才洗一次...
幸运的是,现在我们越来越重视对青春期孩子生理知识的科普。许多大学开展社会实践,向留守儿童普及性知识。同时,公益品牌“五个女博士”打造了《守定花枝》公益视频,呼吁社会关注留守女童的困境。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开始为留守女童提供性知识教育,树立健康的性别观念。
青春期礼包和专题讲座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程。我们应确保这些知识能够覆盖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不论他们身处大山深处还是高原之巅。我们应该有计划、有时间地向孩子们传递这些知识,让他们能够理性地认知自己的身体变化,并学会保护自己。
此外,家庭教育也应该扮演重要角色。家长们应为孩子们准备属于他们自己的青春期礼包,时刻关注他们的生理变化,引导他们正确看待青春期知识和性教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一些悲剧再次上演,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健康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青春期教育和性教育的路或许还很长,但只要我们意识到这对我们和下一代都是有益的,选择正视并出发,就会有更多的人受益,信息也会传播得更远。对于我们的下一代来说,这将是一种莫大的福祉。
——《圆爱组织》粉丝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