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也在跟风,在家里做断舍离。
想起来应该是蛮容易的,毕竟刚刚结束的外派工作三年里,基本上就是六七件衬衣、五六条裤子、两三件外套、三身运动服、三四双鞋子过了三年。以至于刚刚回家的时候,打开柜子总是会惊呼:天哪,我什么时候还有这么一件这么难看的衣服!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好像真没那么简单。
连续几个周末,分别对衣物、日用品、书和零七八碎的小玩意下手。衣物相对还好,毕竟外派几年都没有穿过的衣服基本可以断定今后不会再穿了。但也难免觉得这件扔了可惜、那件说不定身边的谁还可能用得到…先后扔出去了几个大袋子,打开衣橱发现居然差不多还是满的。最关键的是,一边往外扔,一边又在因为夏天的到来把各种夏装、跑鞋往家里搬。自己也有点无奈,谁让以前给自己买了那么多不合身的衣服,现在又出于“节俭”的习惯,不舍得一次扔掉呢。
书的整理更简单。从前几年开始重新泡图书馆起,买书的原则就变为只买自己从别处看过觉得值得买的、或者是经过多个自己认可其品味的人的推荐,再行购买。但即使如此,每年还是会有几十本新书搬回家来。不同的只是以往只会读当年购买的小部分图书、而现在大部分新增的书都是读过的。一格一格挑下来,书架上就有(也只有)二十多本书就被送去卖了废纸。
最纠结的是小物件。包括从大学开始攒的各种CD、正版游戏。多次搬家都会专门找一个结实的箱子,把她们细心的装好,到了目的地以后,再分门别类摆到书架上。虽然其中大部分CD都没有听过几回、虽然几乎所有的游戏光盘都没有使用过,但心底里这些是我成长的印记。虽然CD机已经多年没用过、虽然这几年新买的电脑甚至不再有光驱,可还是不愿割舍这些其实可能已经没有价值的小零碎。
几个星期折腾下来,看似热闹的每周大包小包拿到楼下了二三十包东西,家里各个收纳空间里的东西居!然!一!点!也!不!见!少!!
我想我应该只是做了个大扫除而已,离断舍离其实还远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