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6年12月12日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讲话的一部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关系个人健康成长、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繁荣发展,对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一、廉洁齐家 党员干部须以身作则
中华民族自古就重视家风建设,在传统文化的长河中始终有优良家风传世,以《颜氏家训》《曾国藩家训》为代表的一整套孝亲、睦邻、亲友、尊师、修身乃至为政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既是个人成长、家庭生存的精神足迹,也是传统文化的集体认同,更是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之一。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代代共产党人秉承奉公守法、廉洁自律的优良传统,为党员干部树立起了价值典范和行为标杆。毛泽东同志就教导子女要坚持原则、不搞特殊化。他曾说:“靠毛泽东不行,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去努力、去奋斗。”周恩来同志为家人定下“不许请客送礼”等“十条家规”,告诫进京做事的亲属“完全做一个普通人”。焦裕禄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能看“白戏”;谷文昌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让女儿做临时工;杨善洲不让家人搭“顺风车”,说“配公车是用来干工作,不是用来拉家人”。
二、涵养家风 家风与党风政风紧密相连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与党风、政风,乃至社风都紧密联系。家风正则党风正,党风正则政风清,政风清则社风淳。一方面,党员干部的家风是党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党员干部家庭有敦厚淳朴、勤俭廉洁的家风,中国共产党就有奉公守法、廉洁自律的党风;另一方面家风的建设也是党员干部的责任。涵养优良家风,需要党员干部通过内在的自我约束,依靠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一言一行,严以修身,严以自律,严以用权,耳濡目染、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给家庭成员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以良好家风推动党风政风清正、社风民风淳朴。
三、严以治家 家教严则党纪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提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的重要原因。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肃党纪,要求党员干部必须重视家教,严以治家。家教,同潜移默化的家风相比,更加强调运用道德规范和党风党纪对家庭成员进行主动教育,帮助家庭成员明辨是非善恶,纠正偏差行为。注重家教,严以治家,可以防微杜渐,廉政肃风,对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起到有效的预防和监督作用。党员干部不仅自己要廉洁自律,还要做好家中的“纪委书记”,经常对家庭成员进行道德教育、纪律教育,订立符合情、理、法的家规。一旦发现家庭成员有利用自己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谋取私利的苗头,就要坚决制止,将违纪违法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