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字现代的左边是开,古代的左边是井,原来古代的邢台是座泉城,如今邢台把“太行泉城 美丽泉城”作为城市名片,也就不足为怪了。遗憾的是,由于这几十年的城市化,如今已经没有遍地泉眼的景象了。我在邢台时,去了达活泉公园,硕大的公园只有一处泉眼,泉眼低于地表,用灰石砖围成一个几米宽的圈,靠近圆心位置冒着泉水,在底部形成一汪水,水不深,能看到水底的碎石块。我看泉水那会儿,阳光刚好没有照到,泉水呈深绿色,不过水并不浑浊,也没有苔藓,我身边还有一行人,里面一位五十岁左右的本地人说,他小时候泉水宽且深,周围还有其他泉眼,小伙伴们都跳进去游泳哩。
邢台城区的古迹比较集中,可以来一次city walk,起点是火神庙,逛完后向北走,穿过一条开阔的仿古街,抵达清风楼,再沿着清风楼东侧的南长街继续向北,接着沿着光明街向东,就到达了开元寺,游览过后,向东过马路就是终点邢台博物馆。这条路线全程约两公里。
邢台开元寺始建于唐,现在的建筑群应该是近代修的,新且雄伟,我午后过去时,遇见几位身穿黑袍的女士,在阴凉处聊天,后来不断有女士从寺外走来,找地方换黑袍,她们每人手里都提着样式一样的帆布袋,有些人取出一个册子,小声地读着,册子是八开的大本,里面印着汉字佛经,每个字上还有拼音。我猜开元寺开设了佛学辅导班,这些穿黑袍的香客就是学员。
邢台博物馆有不少特色藏品,比如黑釉尖顶桃形器,洋葱形罐身,中间伸出一个长长的陶棒。让我最感兴趣的是一个陶罐,无盖无耳,奇特的是靠近灌口的内壁,等间距粘着三个陶牙,我猜测这个陶罐还有配套的工具,可能是蒸盘,架在陶牙之上,也可能是提手,一端是圆盘,一端是手柄,圆盘可以侧着伸入罐中,卡住陶牙,执手柄可以将陶罐从灶上取出。
邢台市区内景点不多,城市建筑比较老旧,也缺少特色鲜明的美食,但我对邢台的印象十分不错,因为邢台的市郊交通十分发达,在邢台中心汽车站,有开往周边县市的公交车,和9常友好,可以实现邢台的深度游,像距离市区较远的邢窑、扁鹊庙等地,都有便利的公交路线,步行不超过一公里。我接下来要去衡水,所以选择去邢台与衡水间的南宫中转,我乘坐908路直达南宫,赶上了南宫湖的沐浴余辉和普彤寺的华灯初上,算是我次邢台之旅的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