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进入一个陌生城市生活的时候,能交点朋友互相照应是极好的,人是社会性动物,独处是暂时的,大多数还是在群体中,或观察,或倾听,或投入,处于不同的群体中有着不同的角色定位。
入学前在网上认识了一位同乡,初次见面,我正在宿舍收拾东西,她走进来,问我的名字确认是不是我,跟我想象中不太一样,我想象中的她应该是个风风火火的女孩子,可能因为自己就是这样的性格,她是个乖巧可人的女孩子,算是互补了,作为第一次认识的人又是同乡,我们很自然的成为彼此的朋友,同出同进,互相帮忙占座,提醒未完成的作业,一起吃饭,上课,学习。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之间的矛盾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她性格谨慎温和,于上御下,都有礼有节,不像我,风风火火,脑回路粗糙,还时常闹出一些笑话,虽然我也不是很在意,我觉得,交往不就图个自在,小心翼翼对我来说太难了,她却时时提醒我,注意与导师说话的态度和措辞,其实我也没有不尊敬,就是说话直接了些,不够得体。一方面我很感激她,做出了一些改变,但大多数时候还是我行我素,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后来我们在很多事情上的观点都不一样,所以经常会争辩,她的有礼有节有时在我看来有点过了,显得谨小慎微,我的很多观点也常会使她厌烦,这跟她的处世原则相悖,她觉得我不肯迁就她的饮食,我觉得各吃各的也挺好啊,并不矛盾,她常常说我们两三观不合,我回道,三观不合也能做朋友,你不觉得很好呢?矛盾终于在一次旅行中爆发了,她觉得不得再忍受我了,甚至已经到了绝交的地步,可能觉得我总是不能赞同她的观点,使我显得强势,咄咄逼人,当我回来开始反思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这个场景何其熟悉?它发生在家庭中,工作中,生活中。在说自己的观点过程中,有时你得意的恰恰是别人所欠缺的,便怎么听都像是炫耀。你觉得去旅游觉得心情好,长见识,他觉得就是看人海,添堵,因为彼此的生活方式和观点不同,但是又想要说服对方,但又无法说服对方,只能谁也说服不了谁,只能以一句不欢而散,三观不合告终。
反思到这点,我便做出了改变,向她致歉,并表示以后会尊重她的观点,在以后的交往中,对于我赞同的便表示赞同,不赞同的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据理力争,甚至在她攻击我的观点的时候,也忍耐下了回击的欲望,因为我知道,争不出输赢,而且也不会影响我们各自的价值选择,如此相处便比以前容易得多了。
和三观相合的人相处容易,侃天侃地侃大山,聊得嗨翻了天,只相见恨晚。同时也避免不了和很多三观不合的打交道,其实我想说三观不合的也可以做朋友的,尊重彼此的观点,收回想要改变别人的心思,因为你唯一可以改变的,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