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以来,舞蹈学科在中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健康成长。舞蹈实践与美育教育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两者对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培养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发掘舞蹈实践活动的中学美育教育作用恰逢其时,但是,传统的中学美育教育课程安排往往局限于书法、美术和音乐等的鉴赏,不仅涉及领域相对有限而且对于文化内涵的发掘和表达缺乏深度。舞蹈作为一种全身性的艺术形式和重要的文化载体,不仅能够促进全民体育、全民健康,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更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坚持立德树人贯穿我国舞蹈发展与文化脉络的始终,一代又一代舞者所坚持的是中华美育精神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代中国美育教育的主线和宗旨,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的集中表现,要让广大中学生在每一次旋转中发现这种美,在每一次跳跃中感受这种美、在每一次伸展中成为这种美。
本文着重探讨中学美育教育的现状及特点、舞蹈实践活动在中学美育教育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舞蹈实践活动在中学美育教育中面临的挑战和相关对策。我们以探讨舞蹈实践活动对中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的具体作用和研究当前中学通过舞蹈来进行美育教育的过程当中存在的挑战和不足为研究目标。在经过讨论后决定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来获取开展课题的研究资料。通过广泛阅读文献资料归纳文献主要观点理清行文思路,再以定量分析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得出舞蹈实践活动对中学美育教育的具体作用,最后定性分析访谈记录表与其他资料,从中提炼出关键问题和有效建议。另外,研究过程可能受到诸如样本数量、地域差异和舞蹈风格等因素的限制,客观上存在一定量的误差,部分观点可能与实际有所出入。
关键词:舞蹈实践活动;中学教育;美育教育;身心健康发展
Since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pointedout at the National Education Conferencethat it is necessary to comprehensivelystrengthen and improve aestheticeducation in schools, insist on educatingpeople with aesthetics and culture,and improve students' aesthetic andhumanistic qualities, the position of dancediscipline in the secondaryeducation system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To do a good job inaesthetic education, we must insist on cultivating peoplewith virtue, take rootin the life of the times, foll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aesthetic education,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Chinese aesthetic education,and let the younggeneration of the motherland grow up physically and mentallyhealthy. Dancepractice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bothplay anirreplaceable and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students' aestheticlevel,cultivating aesthetic ability, cultivating noble sentiments, andshapingbeautiful souls.
However,the traditional curriculum ofaesthetic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s is oftenlimited to the appreciation ofcalligraphy, art and music, which not onlyinvolves relatively limited fieldsbut also lacks depth in the exploration andexpression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As a whole-body art form and an importantcultural carrier, dance can not onlypromote national sports and nationalhealth, but also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in the process of inheriting andpromoting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It is necessary for themajor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 discover thisbeauty in every rotation,feel this beauty in every jump, and become this beautyin every stretch.
Thispaper focus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and characteristics of aesthetic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s, the uniqueadvantages and important role of dancepractice activities in middle schoolaesthetic education, the challenges andrelated countermeasures of dancepractice activities in middle school aestheticeducation. Our research aims toexplore the specific role of dance practiceactivities on the physical andmental developmen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and to study the challenges andshortcomings in the current process ofaesthetic education through dance inmiddle schools. After discussion, it wasdecided to use literature research,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field interview as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to obtainresearch data for the project. Throughextensive reading of the literature, themain points of the literature weresummarized, the ideas of the text wereclarified, and then the statistical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werequantitatively analyzed to obtain thespecific role of dance practice activitiesin aesthetic education in middleschools, and finally the interview record formand other data werequalitatively analyzed, and the key issues and effectivesuggestions wereextracted from them.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 process may belimited byfactors such as sample size,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dance styles,and theremay be a certain amount of error objectively, and some views maydiffer fromreality.
Keywords: Dance practice activities;Secondary education; Aesthetic education; Healthy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不断取得进展,推行素质教育成为构建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一环,美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备受社会关注。舞蹈实践活动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不仅能够强健中学生的体魄,还能够提升中学生的艺术素养,对于广大中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和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具有显著积极作用。
最近几年,在教育政策的推动之下,通过舞蹈实践活动来进行美育教育的中学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多。但受制于师资力量、配套设施和升学压力等因素,舞蹈实践活动在实际开展过程当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开展“舞蹈实践活动对中学美育教育的作用”的研究恰逢其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开展“舞蹈实践活动对中学美育教育的作用”的研究能够丰富我国当前的美育教育理论,特别是帮助完善中学美育教育理论,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科学指导,促进美育教育课程的创新和发展。开展“舞蹈实践活动对中学美育教育的作用”的研究能够推动我国逐步实现教育公平,对舞蹈实践活动的研究可以为不同地区的不同学校提供可行的美育教育实施方案,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或地区间的教育资源差距。开展“舞蹈实践活动对中学美育教育的作用”的研究还能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进一步推动舞蹈实践活动在中学美育教育当中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
陆佳漪在《默会知识论视阈下的中小学舞蹈美育研究》中从默会知识的角度探讨了舞蹈美育的特殊性,并指出舞蹈美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显性技能,而且还能够通过身体或者语言向学生传递隐性知识,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宋楠在《“美育进中考”背景下的中学舞蹈美育发展策略》中,分析了“美育进中考”政策对中学舞蹈美育的推动作用,强调了舞蹈美育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增强身体素质等方面的价值。肖燕以北京市第八十中学舞蹈教育为例,在《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践与创新》中展示了舞蹈美育在学校实践中的创新成果,表明舞蹈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任璐在《中国古典舞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价值与意义》中则探讨了中国古典舞蹈美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也指出了其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陆佳漪还在《默会知识论视阈下的中小学舞蹈美育研究》中指出:中小学舞蹈美育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作用,传统中小学舞蹈教学模式的功利化、技能化倾向不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1]。左欣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舞蹈教育存在的挑战及对策》中分析了当前中学舞蹈教育面临的师资不足、教学设施落后、家长观念滞后等挑战。这些问题限制了舞蹈美育在我国的普及与发展,亟待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策略加以解决。
陆佳漪在《在“表征”与“生成”之间:新时代学校舞蹈教育知识体系的重构探索》中提出了重构学校舞蹈教育知识体系的建议,并强调舞蹈教育应该将关注学生的身体感受与情感体验以促进知识的表征与生成作为接下来的工作的重心。王雪在《具身认知视角下的中学舞蹈美育研究》中从具身认知的视角出发,提出舞蹈美育应关注学生的身体参与与情感体验,通过舞蹈活动激发学生的身体潜能,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与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舞蹈美育在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传承民族文化、提升审美素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当前舞蹈实践活动推进中学美育教育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诸多挑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打造示范性学校、加强地区间协作互补、储备教学人才、增加财政投入、强化宣传教育和跟进课程体系评价机制等措施来推动我国舞蹈美育事业的发展。
Yuan Zhu在《AQuantitative Study of Dance Teaching and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Development in the Framework of Aesthetic Education》中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了舞蹈教学与审美教育框架下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舞蹈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艺术表现力,还能够显著增强学生的对于美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可以见得,舞蹈美育对于培养中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是相当重要的。Zhao Rong在《THE POSITIVE ROLE OF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VALUE OF “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 DANCE IN ALLEVIATING THE ANXIETY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一文中,重点关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在缓解中小学生焦虑情绪方面的有关教育价值。指出了通过让中小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还能在舞蹈的韵律和节奏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慰藉,能够有效缓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焦虑情绪,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Wu Xiaoyun在《Researchon the Innovative Approaches to the Teaching Mode of Dance "Aesthetic Education" in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Era Aesthetic Education Thought》中探讨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舞蹈教育模式的创新路径。在其观点中,学校应该紧密结合新时代的审美教育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舞蹈教育课程体系来不断优化和改进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推动舞蹈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发展。Wang Hao在《A Probe into the Infiltration Path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College Dance Teaching Based on Multimedia Technology》当中研究了多媒体技术在学校舞蹈教育中的渗透路径。研究指出,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性、交互性和趣味性等特点,能够丰富舞蹈审美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我们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加强舞蹈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数字媒体相关技术的深度融合,藉此不断推动舞蹈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本文着重探讨中学美育教育的现状及特点、舞蹈实践活动在中学美育教育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以及舞蹈实践活动在中学美育教育中面临的挑战和相应的对策。我们以探讨舞蹈实践活动对中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的具体作用和研究当前我国中学通过舞蹈实践活动来进行美育教育的过程当中所存在的挑战和不足为研究目标。在经过多次讨论后决定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来获取开展课题所需的研究资料。通过广泛阅读文献资料来归纳文献主要观点和理清行文思路,再以定量分析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得出舞蹈实践活动对中学美育教育的具体作用,最后定性分析访谈记录表与其他研究资料,从中提炼出关键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措施。
1问卷调查法
设计适用于本课题的调查问卷,采用量表评估和多项选择的形式量化收集到的数据,通过对广大中学生动态地、实时地发放和回收问卷来获取一手的、可靠的实验数据,再通过整理和分析问卷数据来生成或者验证对应的观点。
2文献研究法
本次课题在写作之初就搜集了相关资料、阅读了大量文献,在此过程当中整理到与“舞蹈实践活动对中学美育教育的作用”的相关内容并从中汲取部分有益的知识来充实本次研究。
3实地访谈法
围绕研究课题,运用访谈记录表与社交平台直接向被调查的相关教育从业者进行提问,对他们的有关态度或者看法进行当场记录,以对前期问卷调查所存在的纰漏进行弥补,优化部分调查数据使其在保持个性的同时更具适用性和解释性,也为本次课题提供更多向深层次进行探索的可能性。
4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深入研究特定实例(案例)来探索复杂现象的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学术、商业、教育等领域,它侧重于从真实情境中提取详实数据,揭示内在机制和动态过程。案例分析法通过“解剖麻雀”式的深度探索,为理解复杂问题提供独特视角,尽管存在推广性限制,但其在生成假设、补充量化研究及教学应用中的价值不可替代。
舞蹈实践是通过表演者肢体动作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艺术活动或形式。舞蹈实践也是以肢体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结合音乐、节奏、空间和光影等元素,从而创造出富有感染力的艺术表现的过程。
舞蹈实践活动包括舞蹈的学习、排练和表演等多个环节。其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综合性(即舞蹈融合了音乐、戏剧、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情感性(即舞蹈是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通过肢体动作来传递主观感受)、互动性(舞蹈多以集体形式进行,强调团队合作与互动)。
在现代教育的体系中,美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重视。美育教育涵盖艺术教育、情感教育以及价值引导等多方面内容,特别是在中学阶段,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很容易误入歧途,为了对广大中学生给予更多的素质教育和正向引导,实施美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美育教育的课程中,舞蹈实践作为美育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与音乐、书法、美术等共同构筑出了完整的艺术教育体系。舞蹈实践更是课外活动的延伸,越来越多的学校通过学校社团和课外活动来充实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这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舞蹈实践机会。舞蹈实践与美育教育二者互为表里、联系紧密,舞蹈实践活动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和全面发展始终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中学美育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各地学校纷纷开设艺术课程,美育教育逐渐得到普及,包括音乐、书法、美术和舞蹈等在内的课程设置也更加多样化。各中学在美育教育课程上不断创新,注重课程的多样性的同时聚焦学生的兴趣培养,通过选修课和社团活动等形式来不断丰富学生们的相关学习体验。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中学美育教育发展,不断强调美育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这也进一步加快了学校完善中学生美育教育课程体系的脚步。
尽管中学美育教育事业正在稳步向前发展,但仍未取得阶段性的发展成果。如表2.1所示,透过问卷调查数据我们发现,中学美育教育长期面临着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地区发展不平衡、师资力量不足和缺乏配套设施等诸多挑战。中学美育教育事业发展形势好转,但发展不平衡以及缺乏后续跟进等根本性问题始终存在。
1.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美育教育的有关课程评价体系尚不健全,缺乏科学的评估标准和判断方法,进一步导致难以全面反映学校相课程的关教育质量和中学生的艺术素养水平与审美能力。此外,我国当前采取以“同校教育评价机制”为核心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教师薪资水平与其职称强相关,专门教授德、体、美、劳等美育课程的教师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很容易不受重视,在评定职称时相较于智育老师是存在劣势的。
2.地区发展不平衡
由于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学校在舞蹈教育资源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城乡之间与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差异明显,部分中学在美育教育设施、设备和资金投入上严重不足,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
3.师资力量不足
部分学校缺乏专业的舞蹈教师,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舞蹈实践活动和美育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别是在西部偏远地区,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尤为突出,这也极大的影响到了当地教学质量。
4.缺乏配套设施
许多学校也相应的缺乏开展舞蹈课程的练习场地、服装道具和教学设备等基础配套设施。一些学校和家长对美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仍然以学科成绩为主导,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助长了这种窘况的发生。
本次调查总计发出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78份,有效问卷221份,无效问卷57份,有效率为79.5%。考虑到问卷调查样本的代表性、数据的可靠性和隐私保护,我们对最终样本进行了随机分层抽样和定向筛选清洗之后匹配研究目的和调查对象,以最大程度上获取真实有效的样本数据。最终采用153份问卷,其中包括来自全国各地中学生的135份问卷和来自家长、相关从业者及其他社会人士的访谈记录表经转化后得到的18份问卷。如表3.1所示,为了了解中学生参与舞蹈活动的基本情况,我们对样本进行了基本特征统计。
我们对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而来的数据进行数据清洗之后,将问卷调查当中的Text数据转化为Num数据以方便后续进行实验。将“每周舞蹈活动时长”的时长数据由低到高记作1、2、3、4、5,将所有“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分别记作1、2、3、4、5。然后使用Python并调用其Pandas库和Scipy库使用皮尔逊函数对本次问卷调查收集到的两类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
皮尔逊函数的输出结果包括主要相关性系数和显著性(P值)。皮尔逊相关性系数是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和方向的统计量,它的取值范围是-1到1,1为完全正相关,意味着一个变量增加时另一个变量也增加;-1为完全负相关,意味着一个变量增加时,另一个变量减少;0为没有线性相关关系。显著性(P值)则用于检验变量间相关性是否显著,如果P < 0.05则被认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显著。
我们利用Python实现对“每周舞蹈活动时长”和各个舞蹈实践活动对中学美育教育的作用相关数据进行回归性分析,以剔除显著性不明显或者不具有显著性的相关作用项,产生或印证本文观点。
在中学生身体素质与每周舞蹈活动时长的相关性分析中,显著性明显小于0.05,说明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关系,并且相关性系数0.871大于0,说明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即舞蹈实践活动能够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舞蹈实践活动对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显著提升作用,舞蹈实践活动有助于增强中学生的体能并提高其柔韧性和协调性,长期的舞蹈实践活动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此外,舞蹈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健康水平,还为广大中学生提供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
在中学生审美能力与每周舞蹈活动时长的相关性分析中,显著性明显小于0.05,说明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关系,并且相关性系数0.871大于0,说明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即舞蹈实践活动能够提高中学生审美能力。舞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和表达形式,能够陶冶中学生的情操、培养中学生的审美,中学生通过观察和参与舞蹈实践活动能够理解舞蹈动作与音乐之间的和谐之美,欣赏舞蹈中的艺术表现,从而提升整体的艺术鉴赏力。可见,通过舞蹈实践活动能够提升中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再将舞蹈与音乐和动作结合也可能起到帮助中学生们理解艺术多样性的作用。
在中学生自信心与每周舞蹈活动时长的相关性分析中,显著性小于0.0312也即小于0.05,说明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关系,并且相关性系数0.701大于0,说明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即舞蹈实践活动能够增强中学生自信心。让中学生参与舞蹈实践活动有助于增强中学生们的自信心,并且舞台上的舞蹈表演要求学生必须克服恐惧,敢于展示自我。中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展演能够逐渐学会克服或者适应紧张感和怯场感,从而建立自信心,而且舞蹈实践活动当中的角色扮演和情感表达也能提高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此外,舞蹈实践活动常常是需要团队合作与集体配合的,这也能在无形之中培养出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并从侧面增强中学生们的自信心。
在中学生“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与每周舞蹈活动时长的相关性分析中,显著性小于0.226也即大于0.05,说明两者之间不具有相关性关系或不明显,即舞蹈实践活动对中学生的文化理解没有作用或不显著。但是舞蹈实践活动使得中学生接触到多元文化是客观上存在的,例如,通过学习不同民族和国家的舞蹈,学生能够了解各地的风俗和传统,培养文化多样性意识,增强对这个世界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也让他们更具包容性。
在中学生心理健康与每周舞蹈活动时长的相关性分析中,显著性小于0.022也即小于0.05,说明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关系,并且相关性系数0.538大于0,说明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即舞蹈实践活动能够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舞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情感宣泄的方式,可以有效缓解中学生的学习焦虑和生活压力。在舞蹈实践活动中,中学生借助身体的律动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从而达到心理上的放松和平衡,这可以有效地缓解中学生的焦虑和压力。
我们通过对舞蹈实践活动和中学美育教育的研究,结合来自中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和来自家长、相关从业者及其他社会人士的访谈记录结果得出舞蹈实践活动在中学美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舞蹈实践活动能够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为中学生提供了一种身体与艺术相结合的学习体验并促进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舞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最后,舞蹈实践活动增强了中学生的自信心,中学生在参与舞蹈实践活动的过程当中,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与沟通表达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此外,舞蹈实践活动虽然能够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但是舞蹈实践活动对中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却没有作用或不显著。综上所述,舞蹈实践活动在中学美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随着未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舞蹈实践活动在中学美育教育中的作用还将愈发显著。我们期待舞蹈实践活动在中学美育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不断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加强家庭、学校与社会联系,让三之间进行良性互动对推进舞蹈实践活动来说至关重要。家长应鼓励孩子参与舞蹈实践活动,社会也应提供更多的舞蹈资源和支持,有了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双重支持才能形成良好的美育教育环境,否则,仅仅依靠有关教育主体来解决我们当下所面临问题恐怕效果甚微、难有作为。
各地中学应积极探索舞蹈教育的新模式,融合现代科技与多元文化来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学校只有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将舞蹈实践课程纳入正式课程体系才能确保中学生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舞蹈实践活动当中。校方还应投资建设舞蹈教室和配套设施,为中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支持教师发展,提供培训和进修机会,鼓励教师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美育教育领域,以便更好地指导中学生。多元化舞蹈平台,学校应提供丰富多样的舞蹈实践平台为中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激发他们的舞蹈学习兴趣,如建立舞蹈社团、举办舞蹈比赛、开展舞蹈节等。教师是舞蹈实践活动的引导者,其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中学生的学习效果。舞蹈美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也需要不断提高以适应我国新时代的美育教育需求,可以通过加强师资培训、地区交流或国际交流来推动舞蹈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教师积极参加舞蹈培训和教学研讨,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结合线上视频资源等科技手段来丰富课堂内容。在中学美育教育中优化课程设置,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合理设置舞蹈课程,坚持寓教于乐、因材施教的美育教育方式,做到课程内容应涵盖基本动作训练、舞蹈作品欣赏和自主创编实践等,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舞蹈素养。
家长应主动了解孩子的舞蹈学习情况并支持他们参加相关的舞蹈实践或是美育教育活动。不断重视美育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带领他们欣赏多种的艺术形式,减少对孩子升学与成绩方面的施压,并尽可能的为他们创造出宽松的舞蹈学习环境。
教育主管部门或行业规范协会应当完善美育教育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美育教育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加强宣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强调美育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互联网媒体和社区活动来改善社会公众对中学舞蹈实践活动和美育教育的认知,营造良好的美育教育氛围。建立合作机制,促进学校与专业舞蹈机构之间的合作,提供更多学习资源。多元化支持,为中学舞蹈教育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推动其发展与普及。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政府和社会对美育教育的投入,不断缩小地区间的教育资源差距,努力确保每个中学生都能享有优质的美育教育条件和资源。
致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潘老师一直以来对我给予的支持,他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为我的课题修正了许多的错误,让我能够充分地理解和表达我的研究课题。其次,我要感谢大学提供给我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大学优良的教育环境和严谨的学术氛围为我树立起自己的学术目标,这是我选择本次课题进行研究的前提条件。此外,我还要感谢相关互联网平台和数据统计机构向我提供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是我对课题进行研究的重要依据和参考。还有,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没有他们的话我恐怕没有信心去完成我的学业课题。最后,感谢审阅我的论文的老师以及参与我的答辩的评委为我和我的课题所抽出的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