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我们应该向自然里的草木学习谦卑,向石头学习等待,向光影学习明辉,向星群学习静谧,向一切一切走进心里的事物学习有意义的存在。 喜欢的,便无畏、坚韧,以及怀着势必实现的决心,负梦前行。
“古往今来,尽管人生虚无的悲论如缕不绝,可是劝人执著人生爱惜光阴的教诲更是谆谆在耳。两相比较,执著当然比悲观明智得多。悲观主义是一条绝路,冥思苦想人生的虚无,想一辈子也还是那么一回事,绝不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反而窒息了生命的乐趣。不如把这个虚无放到括号里,集中精力做好人生的正面文章。既然只有一个人生,世人心目中值得向往的东西,无论成功还是幸福,今生得不到,就永无得到的希望了,何不以紧迫的心情和执著的努力,把这一切追求到手再说?”
这段话给我的思考是——
我们是否可以定义属于自己的意义,比如健康、财富、时间、爱好、环境、优点、情绪、言行......